第七百七十一章 玄德,我答應你(第2/3頁)

盧植看著手裏那本線裝本的左氏春秋書卷,翻看了幾頁紙,苦笑了一聲。

“陛下,臣有說不的權力嗎?”

“當然,您是我的老師,別人沒有的權力,您有。”

“玄德,我答應你。”

盧植把手裏的那本《左氏春秋》塞到了劉備手裏:“這東西已經沒用了,你想怎麽做就怎麽做吧,我現在已經明白了,大漢的未來,在這工巧研究院裏,而不在左氏春秋。”

“老師為何如此說?”

劉備勾起嘴角,笑道:“明明左氏春秋也很重要。”

“不是左氏春秋重要,而是你的存在,讓一些人誤認為左氏春秋很重要。”

盧植搖了搖頭道:“左氏春秋從來不能讓人打勝仗,而這裏的每一樣東西,都能讓人打勝仗,事到如今,我繼續堅持這些東西也沒有意義了。

玄德,你看的太遠了,與你相比,我只是井底之蛙,看不到真切的東西,但是我唯一好奇的是,玄德,你到底看到了多遠?看到了什麽?”

盧植用好奇的眼神看著劉備,似乎想要從劉備這邊得到這個答案。

但是這個答案劉備沒法兒給他,他沒法兒告訴盧植自己看到了兩千年以後,看遍歷史興衰,看遍人類周期循環的鬧劇。

他只能說一些模棱兩可的話語。

“我所看到的,是一些常人所不注重的東西,老師,我只能說,未來我要做的事情,是讓工巧研究院更強大,然後就是走出去,是不斷地走出去,不斷地尋找更新的地方,探索未知的領域。

所有可能帶來改變的方式裏,只有工巧研究院和走出去這兩樣東西能切實的帶來改變,其他的都不算什麽,人亡政息罷了,所以我一定會朝著這兩個方向走,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這兩個目標打基礎。”

“這樣啊……”

盧植好像聽懂了,但又好像沒聽懂太多,他能感覺到劉備話語裏的情緒的低落,這讓他的情緒更加低落,因為他的學生並不願意跟他講太多。

難道說,他的學生並不認為他這個老師能夠在這個方面幫到他嗎?

這樣想了一想,盧植覺得這也是自己的問題——剛剛在門戶私計的選項之中,他猶豫了。

或許就是這樣的猶豫,讓學生不再相信自己?

盧植稍微有點難過,有點自責,有點無奈。

但是不管怎麽說,他答應了劉備,他決定交出屬於盧氏的《左氏春秋》的傳承,從此,讓涿郡涿縣盧氏回歸原本的生態位,告別閥閱之家的地位。

也就此結束最後一個閥閱家族的存在。

與此相對的是,他只有一個要求。

他想要時不時的來工巧研究院這邊看看最新技術的發展,他想要看看這個充滿蓬勃向上氣息的地方到底能給大漢帶來什麽樣的改變。

劉備答應了他,將自由進出工巧研究院的權力給了盧植。

於是,劉備成功了,他成功的將最後的閥閱之家消滅了。

建安五年十二月十一日,劉備明發上諭,昭告天下,宣布以他自己的家族為首,涿郡涿縣劉氏、扶風茂陵馬氏、涿郡涿縣盧氏三大閥閱家族,將同時放棄《左氏春秋》的傳承,將家學傳承歸還給國家。

在上諭之中,劉備明確的提出了當年白虎觀會議和白虎觀會議之後所發生的事情,把閥閱家族的誕生用自己的理解講了一遍,然後宣布,閥閱家族將放棄一切,把原本屬於天子、國家的,歸還給天子和國家。

因為天子年幼、暗弱而導致的學術權力外流的情況,到劉備這裏走到了盡頭。

天下的閥閱家族在十幾年風雲變幻之中,死的死,貶的貶,主動放棄的主動放棄,最終,走向了全面覆亡。

從此以後,大漢第三帝國就沒有閥閱家族了。

皇族本族都帶頭放棄了,還有誰能夠堅持呢?

所有的家學傳承全部從家族中剝離,全部納入到太學這個大集體當中,從此往後,學術歸公,歸屬天下學府,任由天下學子自由學習,再也沒有門戶、家法傳承之說。

所有的解釋,所有的異議,都會在朝廷這裏走向終結,門戶之見將永久成為歷史,不再成為限制學者們進一步發展學術的桎梏。

這個消息其實還挺驚人的,因為隨著這個消息的公開,一個重要的伴隨了東漢帝國一百多年的社會現象即將走向末路。

門生故吏遍天下。

失去了家學傳承,也就沒有人有資格招收門生了。

沒有門生,哪來的門生遍天下?

學術歸公的情況下,就意味著只有官方辦設的官方學府有教授學生的權力,而官方學府裏面的老師始終有一層官方身份加持。

他們是以官方身份傳道授業的,他們教授弟子的場合是在官方的學府之中,是不可能形成家學時代那般緊密的門生故吏體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