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170 一百七十章(第3/3頁)

文書是程子安按照以前的合同擬定,分為幾大類,大類下面有小類別,簡單明了,精準且完善。

楚王捧著堪比一本書厚的文書,翻開看著上面工整的蠅頭小楷,止不住地嘆服。

大周人才輩出,就這份合議,放眼全南召,包括他自己在內,決計做不出來。

聖上前些時日拿到了這份文書,當時他看得愛不釋手,震動不已。恐流傳出去,他扣留在了禦前,讓許侍中挑選親信,寫字工整的禦前伺候之人抄寫了幾本。

如今見到眾人的反應,心裏藏不住的高興,大朝會時積下的氣,一下就散去了。

程子安很快做出合議的合同文書,一是得靠前世時的積累,二是上次聞緒編撰工匠書時,他從中學到了不少,前世的經驗,得到了鞏固,這次做文書,幾乎是駕輕就熟。

工匠書屬於學習的書籍,不能誤人子弟,必須精準。先理出大致的框架,比如做風車,份位車身,車尾等幾大步,分好之後,再往裏面填充細節步驟。

程子安就算在忙,合議也必須由他自己親自撰寫,不然他不放心。

同楚王在桑家園子見過面之後,他就開始著手,趁著晚上睡前的一段閑暇功夫,先列出範圍,按照布匹面料,珠寶等分門別類,一項項填充進去。

禦書房裏一片安靜,只聽得到紙張翻動的聲音。過了許久,楚王合上紙,起身恭敬拱手,道:“聖上,這份合議的條約細節太多,本王一時難以看完,須得帶回驛館細度,待三日之後再進宮。”

聖上舍不得楚王將合議帶走,不過楚王的話卻讓人無法回絕,一本書厚的合議,他要是一口應了,反倒要懷疑他是在敷衍,壓根就不想守約。

待楚王一行告退,聖上立刻道:“你們手上的,都交上來吧。”

許侍中忙上前收取,大皇子怪叫道:“阿爹,我才讀了不到一半,後面的還沒看完呢,要是有錯漏之處,南召肯定不會吱聲,若是稀裏糊塗簽了,豈不是大周的損失?”

三皇子難得附議道:“阿爹,不讀完如何能知曉,大周究竟與南召簽訂的合議細節,難道這些細節,不能對外聲張?”

四皇子等人不做聲,將文書交到了許侍中手上。

聖上不客氣地道:“王相他們都已經看完了,你們只看了一半,是你們蠢!與南召的合議,賦稅往來,是戶部的差使,你們管不著。快還回來!”

大皇子與二皇子被罵了一頓,不敢出言頂撞,只敢暗自埋怨程子安。

都怪程子安,處處掙表現,悄無聲息弄出了一本書厚的合議,好似朝堂上下,就他一個聰明人!

接下來,程子安取了各州府報災折子,細看之後,道:“這次戶部的賑濟銀,是從漕運處擠了出來,先用於春耕的種子。春耕的種子,以兩個相鄰的州府,互相調劑為上,莊稼人都知道,一片土地,不能連續耕種,會傷地。種子也是如此,往年留取的種子糧食,連續耕種之後,收成會逐年減少,更換之後,則會好上一些。眼下到了春耕時,選取飽滿,未曾長蟲蟻的種子,若是老天作美,收成就大致無礙了。”

漕運銀?

眾人皆忽略了程子安後面關於糧食種子的話,只聽到了漕運銀幾個字。

漕運幫兇狠擅鬥,大周的各路運河,幾乎都被他們把持住,要是不給他們銀子,他們則會停了運船,到時如何運送漕糧?

漕運幫的大東家覃萬豐,身家豐厚,與世家大族,官員頻繁聯姻,底下兄弟眾多,幾乎是一呼百應。

在年節時,通往京城的運河就尤其忙碌,覃萬豐的船拉著節禮年禮,停靠在碼頭,苦力一湧而上,扛著箱籠下船,再由馬車送往京城各府。

覃萬豐住在燕州府,他極少進京。二皇子以前管著戶部差使,他只在二皇子剛上任時,進京過一次。

二皇子乳母的兒子,娶了覃萬豐排行十八的庶女。

歷任戶部尚書,從未有人敢動漕運。

王相等人皆未做聲,聖上神色若有所思,看不出息怒。

何相擔憂地道:“漕幫一旦停船,河道就動彈不得,程尚書,漕運銀,如何都動不得啊!”

三皇子譏諷地道:“我還以為,程尚書忙了這段時日,國庫盤出了銀子來,原來是要動漕運銀子!”

大皇子瞠目結舌盯著程子安,尖聲道:“你真是大膽,難道想要弄得大周上下大亂?”

四皇子聽過漕幫的厲害,他此時一臉緊張,想要說些什麽,卻又無力坐了回去。

程子安面帶著微笑,說出來的話卻如一道驚雷,砸在眾人頭上:“大皇子這話是何意?難道漕幫要造反了?!”

作者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