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竹籃打水

老太太大字不識一個,否則就該指著余秀蘭的鼻子說她“假公濟私”了。

好些個社員聞風跑過來圍觀,站在隊委會大院外頭,交頭接耳。

余秀蘭當著大家夥兒的面,可不能背上這罪名,嚴肅地反問:“二嬸兒,你這話咋說的?”

趙二奶,趙家目前最年長的長輩,仗著輩分連隊長趙新山都敢呼喝,對余秀蘭更沒顧忌,“那我問你,生產隊是你余秀蘭一人兒的嗎?空出來的工作,憑啥就得你家趙柯接?”

余秀蘭壓著氣,解釋:“我啥時候都沒說過生產隊是我一個人的,趙柯接任小學老師的事兒,我問過隊長。”

趙新山點頭,“趙柯確實有資格有能力擔當這個重任。”

趙二奶“呸”一聲,“啥資格?啥能力?你們就是……就是……”

她想說啥,但是說不出,轉頭向後看。

余秀蘭和趙新山等人都順著她的視線看過去。

隊委會大門口,一個戴著眼鏡的年輕男人扶了扶眼鏡,低下頭,對她這沒腦子的樣子厭煩的不行。

男人叫胡和志,趙二奶的孫女婿,七零年春天從滬城下鄉到這兒的知青,當年夏天就跟現在的妻子趙芳芳結了婚。

他身邊,大著肚子的趙芳芳著急,也顧不上其他,跨出去說:“大伯,三嬸兒,總不能你們都過好日子,連點兒湯都不讓其他人沾吧?生產隊不是大鍋飯嗎?”

趙二奶一聽,立馬想起來要說什麽,“你們就是開小灶,我能去大隊、去公社告你們!”

趙新山一瞬間臉色黑透。

平時趙二奶鬧也不過是撒潑打滾,他才讓李荷花去多提了兩句“空出來的小學老師”,沒想到趙二奶今天為了個工作,竟然連這種話都說出來。

她們祖孫也不想想,沒有他趙新山,對他們能有什麽好處,反倒是因為他,趙家其他人在村裏有不少隱晦的好處。

倆人目光短淺,說不出來這些,一定有人在背後教壞她們。

趙新山冷冷地看向胡和志。

胡和志瞬間冷汗就下來,躊躇片刻,到底還是沒出頭。

余秀蘭更是氣狠了,“啥開小灶?我余秀蘭啥人,滿生產隊誰不知道?從來不拿社員一針一線!”

外頭,社員們點頭附和——

“是嘞。”

“余主任人品好。”

“頭幾年那麽難,也不占生產隊便宜。”

趙二奶和趙芳芳聽得有些焦躁,正要說話,被余秀蘭打斷。

“想問趙柯有啥資格有啥能力是吧?”余秀蘭挺胸叉腰,“我家十八代貧農,趙柯爺爺、姥爺姥姥,那都是打過仗的老兵,最根正苗紅,她還是咱們生產隊讀書最多的。”

這一點毋庸置疑,趙新山點頭認可:“趙柯是咱們村兒唯一一個高中生,她教村裏的孩子讀書,我是放心的。”

余秀蘭底氣十足,“我話就撂這兒,整個生產隊,沒人比我家趙柯更有資格更有能力當這個老師。”

外頭,社員們又點頭——

“趙柯從小就領著大大小小的孩子玩兒,多皮的孩子在她身邊兒都老老實實的,肯定能管好學生。”

“是呀,趙柯多本事,她教咱們村的孩子,我放心。”

“我也放心……”

胡和志在他們中間呼吸急促,再待不住,幾步走進去,扶住老太太的手臂,“奶,我知道你都是為了我,但隊長說的有道理……”

他話說得漂亮,卻緊了緊手,腳下完全不動彈。

趙二奶像是得了提醒,抓著他推到前頭,大嗓門兒地喊:“誰說就一個?我孫女婿也是高中生,他還是下鄉支援農村的進步青年,咋就沒資格沒能力了?”

趙新山耐著性子提醒:“胡和志沒畢業。”

“沒畢業也是高中生,有文化的!以前趙棉不才初中畢業?”

趙二奶直接拿出她的殺手鐧,往地上一坐就開始胡攪蠻纏,“指定趙柯,我不服!不公平!趙新山,你要不給我個說法,我就上大隊、上公社說理去!”

胡和志和趙芳芳蹲在她旁邊勸。

趙芳芳也不知道想到啥,委屈地哭:“大伯,再咋地,我也比趙柯跟您近吧?你就眼瞅著我受苦嗎?”

余秀蘭抓住她的話,“你現在是想逼著隊長給你家開小灶嗎?生產隊每一年都有公益金發給五保戶、困難戶,不是你鬧,你家就最困難。”

姓趙的,不是沒有困難的,但絕對不包括趙二奶家。

趙芳芳驀地一僵,隨即抱著肚子哀哀地哭。

胡和志松開握著她手臂的手,也不管留下了個青白的手印,擡起頭義正言辭地說:“隊長,知青下鄉,就是生產隊的一份子,為的是幫助生產隊生產管理和進步。”

“是,我不是高中生,但新來的傅知青是,趙柯怎麽也不是唯一一個吧?這樣一直把我們這些知青刨出在生產隊外,是讓知青們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