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彌羅天道數(第2/3頁)

霸都的話語讓雅達幹沉默片刻,輕聲道:“你說的也對,這些孩子們對於傳統信仰本就沒有那麽虔誠,幾乎無法轉入我們部落內裏的傳奇職業,能夠在翡翠山谷更進一步,也是一件好事情。”

隨著兩位半神神眷的交流,外邊的高階職業者也是紛紛做出選擇,他們當中選擇自己原本職業的並不多,大多是選擇一些同自己原有職業相互配合的名字進行加持,強化自身能力。而這部分名字中自然少不了一些護法神,冥冥之中也就將自己的信仰轉移到了彌羅的身上。

作為卡在傳奇門檻的彌羅,受到這些願力的刺激,雙眸之中浮現出一片青氣雲光,宛如翡翠一般的碧綠之色中,又有一枚小小的青色玉簡在其中載浮載沉,若隱若現。

同時,彌羅的身後逐漸浮現出三十多個圓環,每一個圓環之中都有著淡淡的霞光轉動,而每一片霞光之中,又有一片小小的青玉簽浮沉,三十多個圓環,時而重合,時而分散,分散的時候,那三十多片玉簽自然展開,好似盛開的花瓣一樣,環繞在彌羅腦後,重合的時候,三十多片玉簽自然合攏,化為一卷有著十幾道虛幻玉簽,三十多道實質玉簽,共計四十九枚玉簽組成的玉簡!

這是七七四九大衍之變,為後天轉先天之妙,也是彌羅探索真理過程當中的感悟。

彌羅一直記得自己的根基,包羅萬象的彌羅之道。

可如何才能夠根據現有的道路去解釋真理的權柄?

彌羅在進入這方天宇之前有所思考,進入受龍之土後更是經常思考。

最後的結果卻是沒辦法。

彌羅的包羅萬象之道,說玄妙也玄妙,說奇特也奇特,這條道路能夠賦予他無比高妙的境界,讓意識無限超拔,飛揚到宇宙之靈的程度,在那後天最高之處,先天下跌之初的境界,高高在上的俯視著天地眾生,觀察著天地萬物中的一切恒常道則與變數演化。

但無論如何,彌羅之道只能是包容,哪怕包容現在,包容過去,包容未來一切變化,彌羅便掌握了真理嗎?

隨著研究的深入,特別是他借著三清氣息感知到此方天宇,此方宇宙強大神力的過去之後,也是不由懷疑自己的想法。

彌羅能夠包容真理嗎?

答案是理論可以,實際做不到。

在彌羅的推算之中,以大衍之數進行比較,對應彌羅和真理重合,也就是覆蓋一切概念的絕對真理是數五十,那麽包羅萬象的彌羅之道便是那四九之數,而真理之道則是遁去的一。

四九之數唯有在失去遁去的一時,才會因為不圓滿和不平衡而生出陰陽,演化對立,進而推動宙光,使得一切萬象隨之流動,成就後天種種。

因此,絕對的真理雖然是五十,但對於一切後天生靈而言,在發揮作用的其實是那四九之數,唯有那四十九帶來的變化,才有了萬物的生長和繁衍,才有了後天的種種變遷,那遁去的一雖然玄妙,卻也是唯一一個不起作用的數字。

恰如人們無論怎麽探索,其實都只是在四九之數中打轉,終其一生所追求的,也不過是那缺失的一。

但也正是因為缺少了這一點一,所以四九之數才能夠無限地衍生下去,最終無限重疊遁去的一,達到一旦出現變化,四九之道自然上前,將其融入其中,包容入內。

說得直白一點,彌羅此刻衍生出來的四九變化,其實就是包含了後天一切的恒常道則與變數演化。

而彌羅的道路也非常簡單,依舊是彌羅之道,只是在這上面又增加了一點點的變化,而這點變化,就是永遠處在不圓滿的圓滿狀態。

對於後天而言,彌羅的彌羅之道將會包容一切道則法理,無論是變化也好,變數也罷,都不過是彌羅的一種延伸方向,所謂違背和超脫,都只是四九的一種。

畢竟違背和超脫的前提也是需要融入其中才能找到缺口,進而超脫和違背,但當這種缺口和不完善被找到的時候,四九之數本身也在覆蓋這種不完善和缺口,所謂的超脫和違背,不過是讓四九變化更加完美。

理論上來講,彌羅之道走到極致之後,無論是何等生靈,包裹超脫宇宙之外的生靈,在超脫的前一刻,都在推動彌羅四九之道的變化更進一步,他們同彌羅四九之道的關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斷追尋完美,不斷復返尋一,不斷擴張四九,在原有的缺口上開辟新的道路,引入新的生機,達到更強的平衡。

而此刻,彌羅腦後的三十多道實質玉簽,以及還未出現的十幾道虛幻玉簽,就是其在此方天宇對於彌羅四九之道的探索,每一道玉簽都對應彌羅掌握的一個領域核心。

同樣,這些玉簽代表著彌羅對於整個天宇的初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