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太上執符仙翁(第2/3頁)

對於這位從太上執符相升華而來的從二品名字,彌羅並沒有反駁。

那方天宇之中,大雪山下六道寶輪轉動,演繹六道眾生,天道佛光轉動,福德無邊,人道願力沉澱,又有紅光流轉,聯系上鬥戰如狂的阿修羅道,牽引嚎哭不絕的地獄道,壓制妖行暗伺的餓鬼道,最終卻和畜生道交織在一起。

彌羅目光平和,無私無欲,澄澈好似天空,看不到任何仁慈的色彩,他低聲道:“此方天宇本屬於文明早期,秩序尚且不太完善,本土原始薩滿宗教和佛道結合,形成新的體系也是正常,故而我任由佛道發展,作為過度而已,如今佛光指引,正是引導文明走向下一個階段的時刻。”

“果真如此?”

【太上道德執符仙翁】的問話讓彌羅沉默了下來,正如當初太上執符相感知到那位古老,神聖,至高無上存在的部分氣息,能夠獨立存在一樣,從太上執符相升華出來的【太上道德執符仙翁】同樣有著近乎於完全獨立的自主性,凝聚成型,晉升顯化都是無聲無息。

對於彌羅而言,這位仙翁的概念類似於自己的衍生,他有著自己獨特的靈性,彌羅無法自己連接上的情感和記憶,不能視作是化身、面相和分神。

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彌羅被一些能夠追溯因果的手段誅殺,那麽他現有的化身和面相存活的可能性不會太高,但仙翁作為有著完整靈性的存在,卻可以不受絲毫影響地活下去。

但要說仙翁不屬於彌羅,那又是不一樣,但凡仙翁被人誅殺,仙翁的記憶和力量都會回到彌羅這邊,並且彌羅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將其重新分出,唯一的問題是,新誕生的仙翁同過去的仙翁不再是一個仙翁,甚至二者的靈性也會有細微的區別。

根據【太上道德執符仙翁】自己的描述:“我是你,但你不是我,你非要給我一個定義,我就類似於後天一切生靈靈性同太上道祖之間的關系一樣,你修你的,我修我的,我若是成了,便可獨立在外,而你也能得到我得道之前的所有感悟,我若是沒成,一切靈性也會回歸於你,作為你可以參考的失敗案例。”

因此,這位仙翁是十大法相側面之中對彌羅最豪橫的一位,他見到彌羅的態度,又氣又惱,低聲呵斥道:“你這哪裏是任由其自由發展,分明是想要借此機會明悟五德之妙吧。我先前還以為你只是神性略微鼎盛,不曾想你已經開始流失人性,只是你還稍微保留了一點初心,記得護著那些生靈的靈性,讓其中魂靈自行輪轉,行善者獲得好的來世,作惡者來世受到果報,從某種角度來講也算得上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契合你傳播的佛法……”

說著【太上道德執符仙翁】都想要拂袖而去。

彌羅張了張嘴,最終沒有說出口,正如【太上道德執符仙翁】所言,對於此方天宇彌羅並非不清楚,但他也確實想要借此機會完善一下五德之道。

彌羅口中的五德指代的乃是道德、福德、陰德、功德和聖德。

其中道德之道彌羅已經初步掌握,其本質是智慧,是靈性,是教化,是變數。

而福德是什麽?

在彌羅看來,福德應該是氣數凝聚的產物,是個體在世界內部的占比,是位格,是神格。

這一點是彌羅構建的三元體系和三才體系向外擴張之後發現的,他發現在固定秩序之下,本該無形的氣數會本能地向著一些重要的個體轉移,一開始他也沒有在意,但隨著五德之道的逐漸顯化,他發現這就是福德在人道之中的具現。

你占有對應的位格,擁有足夠的氣數,自然福澤綿綿,無病無災。

而對於天地而言,福德的具現就是在本源上的占比,也就是神祇的位格,這一點隨著彌羅寶卷之中二品名字的成型,彌羅掌握的福德之氣提升,便有所體現。

而這也正好契合佛門對於福德的解釋,福德有漏,會漏到三界之中,同部分神祇不願意履行職責,會逐漸失去本源的占比,被其他神祇取代。

但相對的,只要福德尚且存在,位格尚且穩定,那麽自然沒有所謂的殺伐臨身的可能。同樣,但一切秩序走向終末,不再富有原本的能力之後,福德自然也就失去了大半的奧妙,難以維持自身的安穩。

彌羅在大雪山天宇之中,圈定範圍,讓善惡生靈在其中輪轉,更換他們的位置,從某種角度上來講就是在推算福德的變化。

陰德是生命的繁衍和信息的傳遞,這一點是彌羅在大雪山天宇之中觀察福德期間無意間收集到的信息。

一般上,陰德會和祖先和陰世聯系在一起,所謂祖宗陰德庇護。

因此,陰德在人道之中的體系,就是生命的傳承和個體根性的穩固,這種傳承和傳遞可以是祖先給予,也可以是前世給予,特殊的關系,賦予了陰德在世界內特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