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五章 風口浪尖更升舉(第2/2頁)

這些經篇後續復又歷經了那一場又一場的玉京山法會的演繹與升華。

這樣同樣是而今這場陰陽交織與共鳴,乾坤相逢而渾一的蛻變盛會之中,“孤陽懸照”的那一部分的經篇。

只是在而今的過程之中,楚維陽借由著“孤陰”這一部分的完整經篇,有著充足的底蘊推敲與演繹出正向層面的完整經篇來。

但是楚維陽對於道法翻卷本身的概念和認知尤還有著不足,所以“孤陽”層面的經篇,僅只是純粹的翻卷與逆練容易,但是想要交織磋磨與演繹至於圓融,卻猶還有著很長的路要走。

這些需得要楚維陽將更多的心力和圓融智慧用在對於那些“孤陰”之道法經篇的參悟與觀照之中,進而從這些同樣浩如煙海的繁浩經篇之中,洞見道法翻卷的本質。

彼時,陰陽顛倒之間,將會是真正意義上楚維陽的萬象道法的蛻變與升華的極致。

這樣僅只是想一想,便要教人覺得巍峨磅礴如山嶽也似的窮經皓首的困難事情,卻在此刻教楚維陽沒來由的有著某種歡喜與振奮。

道人從來都不是僅只能夠一味的吞噬與煉化著舊有的道法經篇的“泥瓦匠”,更相反,楚維陽堅信,這種深入到萬象道法真髓與本質之中的圓融智慧的參與,教己身親歷萬象道法的周全過程,將會更為方便道人高屋建瓴也似的搭建起己身道法真髓本質的框架與脈絡。

楚維陽樂在其中,樂此不疲。

於是,時間便在楚維陽漸漸地沉浸在了如是浩如煙海的諸道與法的交織與共鳴,以及己身的推敲與演繹之中,悄然間流逝了去。

在這樣略顯得漫長的萬象道法蛻變與升華的過程之中,長久地,是玉京山法會之中連連傳出的鐘鼓鼎磬的洪鐘大呂之音。

法會誠然是一場比一場所需得耗費的底蘊和光陰更為漫長。

但即便如此,在這樣的進程裏,楚維陽仍舊明晰的感受到了那三元道術層面上的震動。

好像在如此磅礴的底蘊積蓄的過程之中,道人的三元道術的蛻變與升華,已經在不斷的洶湧醞釀之中,並且已經給楚維陽以一種呼之欲出感。

同樣的,在如此漫長的過程裏,在楚維陽仍舊留有著部分的心神,以手中的九節竹杖不斷的攪動之下,那些道法無序部分的灰燼與塵埃,齊皆在那引動的先天八卦之道的牽引與輪轉過程之中,漸漸地迸發出許多微茫駁雜,但卻明晰的道法輝光來。

而且,漸漸地,楚維陽在這樣的過程之中,對於這等無序之中演繹出道法來的過程,有著更為深入的認知。

那徜徉在先天八卦輪轉之中的灰燼與塵埃越是稀薄,則這種道法有無之間的輪轉便愈是緩慢與遲滯,那沉浸在旋風之中的灰燼與塵埃愈是渾厚,則道法有無之間的輪轉便愈是迅疾。

而當楚維陽所攫取的對象乃是這一整個巍峨廣博的古界,將整個無何有之鄉的底蘊積蓄盡都撬動的時候。

伴隨著萬象道法的愈發輝光共鳴,則是同樣海量的灰燼與塵埃,在八卦之風中,煥然而有著新生。

這些微末而低劣的道與法,對於楚維陽而言也具備著別樣的妙用。

事實上,幾乎就在這些斑斕輝光相繼從灰燼之中誕生的頃刻間,楚維陽手中的玄黃寶兵便已經開始洞照起真正純粹的寶光。

進而在寶光的牽引之下,這些原本便是從道法翻卷,諸經孤陰的本質之中磋磨出來的道法齊皆以十分順暢的方式與姿態,與整個太陰諸魔奉聖天產生了某種交織與共鳴。

出於諸陰濁煞,而歸咎於太陰。

幾乎這些黯淡而斑駁的輝光映照在太陰諸魔奉聖天中的頃刻間,便被那玄黃雲海之中,翻湧與嘶鳴著的萬道瘋癲龍相所牽引著,進而使得靈光之中的殘碎之道法與篆箓,化作純粹的資糧和薪柴,被萬象龍相所吞噬與煉化。

在更為漫長的光陰裏,或許這些拙劣的道法能夠同樣自然演繹出真正的高道妙法來,但是對於楚維陽,他有著遠比自然演繹更為曼妙的道法形式,萬道龍相的相互磋磨與演繹,將會加快這種進程。

而且,“困龍升天”的牽系所引動的太陰諸魔奉聖天與內景九天,萬道龍相與萬象天人之間的虛實輪轉,也可以使得這些斑駁的輝光,同樣順滑而渾無滯澀的借由著虛實輪轉,借由著三界輪回,以並不駁雜與低劣的方式,成為楚維陽道法底蘊的一部分。

循環輪轉,生生不息之間。

終於,在這樣極致沉浸的徜徉過程之中,忽地,某一瞬間,楚維陽卻猛然間一怔。

“剛剛那部在交織與共鳴的道法是——”

閃瞬間,像是有著驚雷從道人的心海之中貫穿,可是不等楚維陽真個思量清楚,幾乎同一時間,真正鐘鼓鼎磬也似的雷霆轟鳴聲,便在這道人震顫的閃瞬間,從玉京山垂落,貫穿向道人的三元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