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互聯網的寒冬,周新的機會(第3/3頁)

“霓虹再次陷入衰退的消息引發全球對科技股的拋售,消息傳出後的當天雅虎停止了和Ebay的合並談判,納斯達克指數持續下跌”

“Newman執掌的拳頭遊戲跌幅僅有20%,成為整個納斯達克市場跌幅最小的互聯網公司。”

2000年的整個一季度,全球的目光都集中在納斯達克泡沫破裂上。

納斯達克指數並沒有下跌20%就停下,它足足下跌了70%,大量互聯網公司破產倒閉。

其中新興投資指定的標準普爾策略,在一季度上漲了超過百分之五十。

一季度標準普爾指數上漲了42%,大量資金從科技股倉皇出逃後湧入了傳統行業高收益的企業。

新興投資一季度投資收益在67億美元。

這是因為你不可能吃完整個完整的收益波段,在標準普爾指數相關企業市值不斷上漲的過程中,新興投資也在不斷拋售相關股票。

一季度結束後,由沃倫·詹森出馬,和各大投行以及其他類型的投資機構展開密集談判。

以極低的價格大量收購計算機領域的企業。

納斯達克泡沫破裂,被影響的企業遠不止互聯網公司,像思科和IBM這樣做硬件,還是企業端硬件的公司估值都遭受了嚴重打擊。

思科的估值下跌了80%。

在沃倫·詹森的主導下,新興投資陸續實現了對英偉達、ARM的實際控股。

和Intel、AMD不同,此時的英偉達專注於圖形處理,在1999年全年營收額在1.6億美元,剛剛拿下了微軟xbox的大單。

即便是互聯網寒冬,對英偉達的影響有限。

但是終歸有影響,在一個相對高溢價的前提下,新興投資成功從英偉達背後投資人的手裏收購了英偉達超百分之60%的股份。

英偉達市值在6億美元左右,而新興投資給了10億美元的估值。

至於ARM,才花了2億美元。

英偉達的價值好歹大家看得懂,有營收,圖像處理領域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也會越來越重要。

雖然在和ATI的競爭中,英偉達未必能獲勝,但是好歹商業模式和利潤增長點都非常清晰。

但是ARM不同,專門做芯片架構的公司,業內人士並不看好該領域的前景。

簡單來說,芯片設計公司自己就能夠設計架構,沒有人能夠預料到未來技術發展的這麽快,芯片行業會細分到,連芯片架構都足以支撐起一家公司來專門做這個。

蘋果之前投入了300萬美元,擁有了ARM 43%的股份。ARM上市後蘋果陸續出售了這些股份,然後在2010年的時候希望以85億美元收購ARM。

連蘋果這種專業公司在2000年的時候都看不出ARM的價值,更別提華爾街和倫敦金融街的投資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