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寒冬下互聯網企業們的自救行動

換做是互聯網泡沫巔峰時期,像英偉達這種公司,其背後的投資人壓根不會想著出售。

互聯網的寒冬影響的絕對不僅僅只有矽谷的互聯網公司們,還包括通信行業、傳統計算機行業的這些企業。

大家都是一條線上的螞蚱,沒有人能夠獨善其身。

通信行業的巨頭思科市值暴跌,這是泡沫破裂的結果。

其原因要遠早於2000年,早在1996年阿美利肯電信法生效後,政府制定了有利於通信公司擴張的商業政策和稅法,這導致通信行業的產能增長遠遠超過了需求的增長。

而去年阿美利肯4G頻譜拍賣重新舉行,原本的拍賣勝利者無力支付高達10億美元的最終成交價,而二次拍賣的價格僅有2.8億美元。

該4G頻譜拍賣事件被彭博社挖出來,認為是通信行業泡沫破裂的前奏。

大洋彼岸的寒風吹到華國幾乎沒有時差,不僅僅大陸地區受到嚴重影響,香江地區、霓虹、高麗這些新興市場的互聯網相關企業同樣受到嚴重影響。

一時間環球同此涼熱。

原本投資人能夠容忍你不追求營收和利潤,把精力放在做好產品贏得用戶上。

反正投資人和創業者,想的都是到納斯達克或者香江市場上市,先圈錢再說能不能盈利。

現在互聯網公司是一個坑,這已經成為了共識,再想去二級市場割韭菜幾乎不可能。

華國當下頂流的互聯網公司,搜狐、網易和新浪,想去納斯達克上市,納斯達克都明顯表現出了不歡迎的態度。

其中新浪被質疑的最嚴重,華國的三大門戶網站只有新浪背後沒有周新的投資,連周新都不看好新浪,他們又靠什麽來說服美股的投資人呢?

至於網易和搜狐的上市路同樣艱難,原本他們都是趕在互聯網泡沫破裂前上市,現在再想上市,負責上市的保薦人給出的建議是,能否讓Newman幫他們設計一款產品,好作為上市前的噱頭。

為了上市,網易退了一步,選擇在港股上市,比原本2020年才登陸港股市場要早了足足二十年。但是網易在港股上市能否成功還未可知。

由張朝陽掌管的搜狐則堅持要在納斯達克上市,整個搜狐的高管團隊密集路演。

從南非的約翰內斯堡、巴西的裏約熱內盧到法蘭西的巴黎和德意志的柏林,搜狐高管團隊幾乎每天除了飛機就是在路演。

他們的路演宣傳方針也非常明確:“我們是華國的搜狐和Quora。”

阿裏天使輪融資的最大股東高盛,正在和新興投資接洽,他們希望把自己手上阿裏的股份以一個合適的價格全部轉讓給新興投資。

在互聯網大會上,周新和傑克馬相談甚歡,表示願意以一定溢價從高盛手裏把阿裏的股份買過來。

蔡崇信在聽完周新對電子商務的理解後,堅定要促成此事,有他在其中斡旋之下,高盛、新興投資和阿裏在進行三方談判。

當時納斯達克指數下跌已經很明顯了,但是高盛仍然希望獲得足夠的溢價,他們是以50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了阿裏46.7%的股份。

也就是說高盛對阿裏的估值在一千萬美元左右。

在吳世強的主導下,新興投資願意以20%的溢價從高盛手裏買20%的股份。

高盛遲遲不願意,他們希望有50%的溢價。

對風險投資來說,一般追求的是數十倍的收益,高盛也是如此。如果不是阿裏的創始人團隊堅持之下,高盛亞洲並不想出讓阿裏的股份。

三方談判進行多輪後,高盛和新興投資都不願意讓步。等到一季度結束的時候,互聯網徹底雪崩,高盛表示你要買可以,還是以百分之二十的溢價,得把我手裏的股份全部買過去。

六百萬美元阿裏46.7%的股份,吳世強發郵件給周新請示的時候,周新只回了一個字:買。

這筆交易完成後,給周新帶來的興奮程度還不如收購英偉達一事。

不過新興投資順利成為阿裏和騰訊背後的大股東,頗讓周新有種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的豪情。

越是如此,周新越清醒,他知道自己已經拿了太多,能力和責任是對等的。

他需要表現出對應的價值,表現出沒我不行的價值。

在互聯網公司的創業過程中,創始人被踢出局的現象屢見不鮮,投資機構一般不會被踢出局,只是會不斷被稀釋股權。

新興投資無論在阿裏還是騰訊,股份占比已經很接近百分之五十了,因此這兩家企業的創始人都無法接受給新興投資優先跟投的權力。

甚至無論蔡崇信還是曾李青,他們內心都想好了,在和新興投資合作蜜月期結束後,要勸老板,在後續的融資過程中稀釋新興投資的股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