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2000年的喬布斯(第3/4頁)

之前他以為周新對產品的洞察力只停留在互聯網層面,今天聊了之後,他意識到周新對計算機更底層的服務也有著深刻的認識。

現在能夠認識到手機將成為重要信息載體的人就沒有幾個。

因為即便是當下手機領域當之無愧的巨頭——諾基亞,想的也只是做續航更久、通話質量更好、能存儲更多短信的手機。

他們對手機的理解還停留在通信工具上。

從通信工具到信息載體,這只是簡單定義上的轉變,卻能夠體現出你的認知深度。

喬布斯顯得格外感興趣:“你們的樣機做出來了沒?

能不能讓我看看你們的樣機做的如何?”

周新從喬布斯的神態中,隱約想起了雷軍和魅族創始人黃章間糾葛不清的往事。

“樣機目前還在設計中,因為我們考慮到做和之前截然不同的產品。

所以時間會很久,手機研發是無底洞。

整個matrix員工人數已經超過一千人了,預計光是研發費用得投入3億美元左右。

阿美利肯的人工太貴了,加上做操作系統的都屬於高端人才,合適的開發人員都需要給溢價才能請來。

有的時候我就很羨慕蘋果,有大量經驗豐富專注於操作系統的工程師。

而且手機操作系統很難界定,我們想做和以往手機操作系統有很大的區別,它會更偏向於掌上電腦。

所以非常難找到合適的人。”

安卓要等到三年後才成立,諾基亞、摩托羅拉、西門子、愛立信這些功能機品牌,他們的操作系統都是嵌入式。

壓根就沒有什麽有經驗的系統開發人員,能夠達到周新的期望。

很多東西需要反復溝通,才能做到周新想要的效果。

周新對於開荒帶來的超額利潤有了新的理解。

開荒是一件特別困難的事,你沒有參考對象,沒有可以對標學習的對象,完全從零開始摸索。

周新這還是有未來記憶,明確知道手機未來會發展成什麽樣的形態。

這將會是未來二十年,各國頂級消費電子品牌競爭的主要賽道,無數舊的手機品牌就此消亡,諾基亞、摩托羅拉等等,這些千禧年時候響當當的手機品牌、通信品牌都在智能機時代暗淡無光。

華國的消費電子品牌開始借助智能機迅速崛起。

有人會說,芯片都是國外的,國內不過是組裝廠。問題是智能機這種涉及到上千個供應商的精密機器,大家都是用的供應商技術。

同樣是供應商技術,為什麽國產手機能夠戰勝諾基亞、摩托羅拉?說白了軟件層面的優化也是實力。

少數像蘋果、三星這些有技術積累的公司,會有一些技術上的優勢,像蘋果的芯片,三星的屏幕。

有未來記憶,現在做這件事依然很痛苦,周新現在要做的還不是智能機,充其量算是功能機到智能機之間的過渡產品。

智能機0.5。

最大的難點在於認知上,他知道要做成什麽樣用戶會喜歡,但是工程師們不知道,他們會有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經驗。

周新需要不斷地去糾正他們的設計,告訴他們,要按照我的想法來。

這是個非常痛苦的過程。

好在磨合的過程中,開發人員和工程師在不斷修改後,發現周新的想法,從用戶體驗上總是比他們的想法要好一些。

微小的差距匯總起來,是使用體驗上的極大提高。

可能會有人認為,周新不需要管的這麽細,他只需要把握戰略方向就可以了。

在一些不那麽關鍵1的工作上,可以交給其他人來做,只需要把握戰略方向。對於matrix這種,關系到周新旗下所有產業鏈成敗,將會是上萬億的市場。

不用獨占整個市場,都足以支撐起超3萬億美元估值的蘋果。

成功的產品經理大多都是極致的細節狂人,完美主義的踐行者。

當年張小龍在做qq郵箱改版的時候,這在騰訊內部是非常邊緣的業務,pony馬一年半的時間裏和張小龍團隊有超過1300封的郵件往來。

曾經主管qq會員業務的顧思斌收到過pony馬的郵件,僅僅為了指出網頁兩個字間距有問題。

因此在做matrix第一款手機,開山之作的時候,周新無比的追求細節,即便在華國參加互聯網大會期間,一有空就是在看郵件回郵件。

他希望每個細節都按照他的意圖實現。

喬布斯點頭:“想要做一款與眾不同的產品。

我不太知道你想把matrix的操作系統做成什麽樣,但是以Newman的洞察力和對產品的極致追求,我相信會是非常棒的結果。

越是完美的產物,在開發階段就越痛苦,這是完美主義者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