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A1E芯片(第2/4頁)

用戶太多意味著眾口難調,你很難做到讓絕大多數人都滿意。後世國內國民級的手機app,從微信到qq,都是騰訊的核心團隊和最優秀的產品經理在負責維護和升級,年年更新年年升級,用戶群體反而意見越來越多。

“也正是在這樣的頂層設計下,NewPay才能一直高速增長。

我們目前已經在全美5個主要大城市部署了服務器,為的就是滿足全美用戶的需求,預計今年會擴充到10個城市。

Mphone推出後,對網絡帶寬和低延遲的需求更高了。”

進入2001年之後,彼得·蒂爾愈發覺得當時選擇加入NewPay是正確的選擇,NewPay的發展讓他看到了一統電子支付市場的希望。

其實NewPay現在已經一統全美的電子支付市場了,只是全球大部分國家對電子支付還抱有遲疑的態度。

馬斯克說:“這就是一步慢,步步慢,X.com背後的投資人,都對X.com追趕NewPay失去了信心。

他們對X.com的目標變成了保住現在第二的位置,並且在歐洲、亞洲等電子支付的空白區域和NewPay競爭。

不過和NewPay相比,我找到了更有意思的創業方向,那就是微博。

微博真的是非常有趣的產品,它和Mphone的結合發揮出了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我自從體驗過Mphone之後,我每天多的時候要發十多條微博。我最近一直有一種沖動就是把X.com的股份賣給別人,辭去X.com CEO的職位,然後去做和微博類似的產品。”

這再正常不過了,後世馬斯克在功成名就之後寧願承擔高額溢價也要把推特買下來,買下來的輕易程度就好比買了一個玩具一樣。

而且他本身也不喜歡做電子支付軟件,馬斯克最早對X.com的設想是網上銀行,用戶把錢儲蓄到X.com上之後做一些銀行業務。

問題在於這是電子支付普及之後再做的事情,用戶連電子支付都還沒習慣,怎麽可能能接受在網上銀行去借貸和辦理一些金融業務。

這不現實。

因此X.com的發展和馬斯克想做的事情漸行漸遠,即便沒有NewPay,馬斯克也會在康菲尼迪和X.com合並之後把CEO的職位交給彼得·蒂爾。

而微博,它是如此新鮮,如此有趣,隨時都能收到回復,一下子就點燃了馬斯克的創業熱情。

他也要做類似的產品。

彼得·蒂爾聽了後明確表示不看好:“我感覺很難。

微博能夠成功,很大的原因在於他是手機上的應用,如果換成是電腦上的應用,微博毫無吸引力可言。”

馬斯克說:“我知道,微博的優點在於我隨時都能打開手機看到其他人的回復、@、轉發和點贊,而使用quora,我只有坐在電腦前才能看到用戶帶來的反饋。

這種及時的反饋,是微博吸引我很重要的點。

所以誰說了我要做電腦上的微博?我自然也要做手機上的應用,除了Mphone之外,還有很多手機品牌。

我只需要和一家談好就可以。”

彼得·蒂爾說:“這同樣很難。

我聽Newman說過,之前時代華納有和諾基亞談,他們希望推出一款預裝載Quora的手機,工程樣機都制造出來了,最後還是沒有上市。

很大原因在於,手機屏幕太小了,特別是諾基亞的手機屏幕太小,quora的內容很難對諾基亞手機屏幕適配。

除非諾基亞專門針對quora開發一款大屏手機,諾基亞做了樣機,然後內部評估了一下這個成本和收益,認為不值得這麽做,最後這方面的合作只停留在研發層面。

同樣你如果想做類似的手機應用,也需要手機廠商配合,這太難談下來了。

連quora這種在電腦端已經獲得了極大成功的產品,都沒能談下來,你的手機應用沒有經過市場檢驗,很難讓手機廠商和你賭。”

在互聯網泡沫破裂之前,諾基亞有很強烈的意願和時代華納關於Quora合作。

在做了工程樣機之後,諾基亞發現,quora的回答太長了,即便把手機屏幕做到手掌大小,還是要滑動至少三下才能把回答看完。

這種用戶體驗很糟糕,諾基亞方面無法保證用戶們會買單,尤其是大屏手機意味著成本也會很高,定價昂貴,潛在風險上升和不確定性的提高,兩方面導致了諾基亞放棄了合作的繼續推進。

等到Mphone推出後,Mphone內置的應用受到一致好評,諾基亞內部又開始有重啟quora手機項目的聲音傳出。

馬斯克說:“quora不能推廣是因為這個產品設計的就不符合手機習慣。

你沒有發現無論是微博還是微信,都對內容有限制麽?

不能讓用戶有太多發揮空間,微博和微信同樣有字數限制,為的就是保證用戶體驗,能夠盡可能讓用戶一次性看完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