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技術紅利(第2/3頁)

但是matrix鍵盤要賣到499美元,而這些產品他們出口價從100美元降到現在只有15美元,我估計他們的利潤率最多只有20%。

最開始是一到兩家企業仿冒,後來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仿冒,出口價也直線下降。

在價格優勢面前,除了部分真的不缺錢或者尊重原版的用戶才從官方渠道購買matrix鍵盤。而且我在這上面找關系也沒有用,因為仿冒matrix鍵盤的企業,從長三角到珠三角到處都是。

不可能能夠管得過來,而且對地方來說他們也不願意去管。如果只有matrix一家制造matrix鍵盤的話,出口額最多也就幾百萬美元,因為499美元的高價即便是阿美利肯人,也很少有人能夠承受。

出口價降低到15美元之後,整個出口額瞬間增加到了千萬美元的市場。並且因為matrix的鍵盤結構給原本的鍵盤行業帶來了劇烈的沖擊,從cherry到filco再到戴爾、羅技,一系列原本做薄膜鍵盤、機械鍵盤的廠商都開始進入仿matrix鍵盤的這一領域。

而他們幾乎無一例外都是在華國找代工企業,算上整體鍵盤行業的出口額的話,大概在五千萬美元左右。

如果要挨個追究在技術專利上的責任的話,會嚴重打擊出口外貿行業,長三角甚至有縣城,整個縣城有超過三成的企業專注於鍵帽、軸體和金屬外殼制作了。

從地方經濟保護、保護企業生存、給地方創收、創造就業機會等這些角度出發,保護知識產權的優先級要低太多了。

所以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很難有信心能夠讓華國企業真正享受到技術紅利,或者說享受到長期的技術紅利。”

曹永羅喝了口可口可樂潤了下喉嚨之後繼續說:“在象牙塔裏的時候總是覺得規則優先,制定好了規則之後就需要按照規則執行。現實世界裏很多時候規則並不會發揮它的作用。

規則被制定出來並不一定是要執行的,執行規則可能比不執行規則在短期內造成更大的損失。包括像知識產權保護類的規則,也是為了加入WTO之後才加急弄出來的,實際上執行層面非常有限。”

周新笑了笑,站在更高的視野去看這個問題,未來可以給出很好的解答,周新從來不擔心這個問題:

“在做matrix鍵盤的時候,我壓根沒有指望它能夠賣多少把出去,純粹是為了打造matrix這個品牌,讓大家能夠認識到matrix是一個高端、富有科技感、革新的品牌。

迅速把品牌和這些概念聯系到一起。因此我們需要顛覆某個行業,鍵盤是一個大眾化的領域,只要使用過電腦的人群就會有使用鍵盤的需求,這又是一個極其同質化競爭的領域,你做薄膜鍵盤成功了,那我也做薄膜鍵盤。

這一領域的企業研發思路也是圍繞著更低的延遲,更長的使用時間上進行研發,研發投入也很少。

這也代表著這一領域很容易顛覆,外觀、整體質感、打字聲音和觸覺等方面,有太多辦法可以改變這一領域了。改變很多,但是老實說沒有什麽技術含量。

它更像是創意上的顛覆,再加上高昂的定價和到處都是的廣告,實際上是以最小的代價來讓用戶對matrix這個品牌有概念。

商品本身只是其次。現在從Mphone的銷售數量來看,這是非常成功的一步。Mphone的發售又再次加深了用戶對matrix品牌的認可,對品牌概念的認可。

所以matrix鍵盤沒有技術含量,所以其他企業能夠很容易得就逆向破解,然後生產出來。

換做是其他領域,沒有那麽容易。像Mphone,在阿美利肯賣的很好,價格很高,有企業仿造出來了嗎?

恐怕沒有吧?光是Mphone的手機芯片,別說華國企業,阿美利肯企業都沒有誰能夠仿造出來的。”

“所以matrix不能算是技術優勢,它是設計和理念上的優勢,這是很容易仿造的。”

曹永羅搖頭:“我不同意你的說法。

以Mphone為例,現在華國企業只能做手機外殼和組裝,未來大概會慢慢從電池,到pcb板,再到屏幕,最後才是芯片和攝像頭。

問題是華國企業的優勢有限,他們的技術優勢同樣是微弱的技術優勢,很容易被逆向破解的。

這樣的話華國企業很難累積技術優勢。”

周新說:“我們可以選擇,選擇有專利權的企業,在matrix的扶持下,有專利權的企業能夠享受技術優勢,他們要麽一直維持技術上的優勢,要麽有一天被其他企業淘汰。

無非這兩種結果。”

周新繼續說:“Mphone現在最大的問題是電池不夠用,用戶需要每天一充,如果高頻使用甚至需要每天兩充。

如果誰能解決電池的問題,哪怕只是有些微的技術進步,那麽我們就會選擇它作為供應商,Mphone現在完成了楓葉國、南美、歐羅巴地區的鋪貨,預計明年銷量能夠突破五百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