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技術紅利(第2/4頁)

並且在芯片產業中,新建的芯片廠一般都是從內存開始做起,因為這種產品品種單一、數量巨大、工藝復雜,對設備的依賴較強,有利於新生產線迅速完成各環節的磨合。

成熟的芯片制造企業等內存做到一定程度以後,生產線打通了,設備運轉正常了,就會慢慢從邏輯芯片轉向設計復雜、品種多樣的邏輯芯片。

新芯科技設計的核心產品,A1E芯片所涉及的制程要比華虹的更加先進,或者說更尖端,這就導致華虹半導體陷入尷尬的境地。

缺少市場,以現在的價格去生產存儲芯片,屬於是生產一片虧一片的錢。這對一家國企來說是難以接受的,我越生產越虧損,那我為什麽還要生產存儲芯片呢?

當時像華虹這些芯片產業國企的管理者們是缺乏逆勢擴張思維的,沒有在逆勢擴張裏獲得過好處,親自在河裏走過一遭,是很難有這種認識。

站在上帝視角或者只是看資料,會覺得這麽做天經地義,周期性行業嘛,得忍受下跌周期帶來的虧損才能享受上漲周期的紅利。

但是當真正看到賬面上的虧損越來越大,同時你的競爭對手們還在不斷擴產,上漲周期遙遙無期的時候,很少有管理者能夠有這樣的定力和堅持。

更別說像華虹這種性質的企業,也不是管理者說了算,需要考慮的東西太多了,一個是沒有人敢擔責,另外一個是能拍板的人管不過來,想管的人沒有這個能力。

在01年一季度的時候,短短兩個月時間,128m內存芯片的單價從18美元跌到了0.99美元,這是何等的誇張。

甚至0.99美元都不是底,只是階段性底部,在內存芯片價格暴跌的時候,三星繼續宣布對現有P系列的代工廠進行擴產,128m的內存芯片最低跌到過0.7美元左右,這導致華虹的芯片生產條線2001年全年巨虧。

要不是芯片價格暴跌,新芯科技也沒辦法以超低的價格接受摩托羅拉在津門的兩條8英寸芯片生產線。

當然這對消費電子企業以及消費者來說是好事,內存芯片暴跌引發邏輯芯片代工價格下跌,要是Mphone把芯片生產和屏幕生產等全部打包給三星幫忙做的話,制造成本能夠下探到150美元以下。

只是周新不想因為自己的存在讓三星做大,像三星這種模式在無限低息資金的支持下,能夠迸發出超強的潛力,周新不希望三星比原時空還要更強。

回到華虹,華虹一季度快結束的時候和新芯科技完成合作,合資成立的新芯(華虹),一完成調試後就陷入了滿負載的運轉中。

這裏的滿負載是基於當前情況下的滿負載,而不是生產線本身的滿負載,從內存芯片生產轉到邏輯芯片上產上,需要有一個適應時間,不管是機器還是操作人員來說都是如此。

來自新芯科技的第一批藍牙芯片訂單足夠保證新芯(華虹)的生產線滿負載生產半年時間。

等到ipod zero和ipod2發布之後,新芯科技內部評估,光是蘋果的藍牙芯片訂單就足夠新芯(華虹)的這條生產線一直生產到整個生產條線設備損耗計提損失完。

芯片代工廠每年的成本大頭在於設備損耗,一般設備七年之後賬面價值就清零了。

“趙師傅,我終於知道為什麽說忙的忙死,閑的閑死了,自從被新芯接管之後,我感覺一天幹的活比之前一個月還要多。”這天中午吃飯的時候,小張和趙師傅吐槽道。

原本他們白天都有很多時間能吐槽,現在幾乎只有中午吃飯的時候能有功夫聊上幾句了。

趙師傅作為華虹方面的技術主管,在整個8英寸生產線滿負載運轉的時候,他要做的事情比小張要多得多,壓根沒有時間像之前那樣有事沒事跟跑過來和他閑聊的小張扯上兩句。

“難道不好嗎?加班工資按照三倍發,更別說一和新芯合並之後工資至少都翻倍了。

新芯管理確實嚴格,但是他們開的待遇也是實打實的。”

小張感慨道:“周老板確實財大氣粗,我終於知道在外企工作是有多爽了,算上加班工資我們一線工程師的工資都差不多能擁有一萬了。

差不多都和IBM研究院一個水平了,即便只算普通工資,我們也是和英特爾一個水平。”

趙師傅好奇問道:“來來來,說說IBM、英特爾這些公司在華國辦事處的待遇?

我倒是也有同學在IBM、微軟這些地方,但是他們都不是剛畢業的大學生,他們都工作了很多年,因為境遇不同待遇也天差地別,沒辦法作為一個參考系數。

另外糾正你一點,新芯可不是外企,人家純純的華國企業。”

小張犟嘴:“怎麽不算外企了?周老板雖然是華國人,但是他的錢是來自阿美利肯,從資金來源上看,說新芯是外企毫不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