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攪局者(第2/3頁)

因此在開放購買的當天早上,小米官網準備的10萬台電腦在10分鐘內就銷售一空,稍微晚了點進入小米官網的消費者只能看到幾個字:“當前已售罄,補貨中。”然後心中一涼。

由胡正明主掌的小米確實沒想耍猴,但是作為一款新品牌,產能不夠也是真的。小米電腦本身只準備了20萬台,後續工廠才會陸續生產出來,沒想到的是20萬台沒到一周就全部消化掉了。

以至於每周小米放貨的那天,因為訪問數太多,小米官網都有種擠爆的感覺。

消費者還不知道耍猴這個詞,更不知道饑餓營銷了,有消費者知道這個概念,但是不會把它和小米聯系在一起。

“小米電腦一機難求,高管矛頭直指聯想

截止目前為止,小米電腦正式發售已經有一個月時間,在這一個月時間裏可以從小米官網上看到,小米全國銷量達到了30萬台,這30萬台中除了最早備貨的20萬台以外,另外的10萬台都是工廠造一台賣一台,小米強大的銷售能力能讓每一個友商感到羨慕。

每周小米電腦發售的當天,有大量消費者早早等候在電腦前準備搶貨,因為他們知道搶到即便自己不用,加價五百轉手出去綽綽有余。

面對小米的來勢洶洶,有個人電腦品牌的高管表示,小米這是惡意競爭,借助供應鏈優勢把價格壓到極致,不給同行活路,並表示周新財大氣粗不以賺錢為目的,但是他們要把企業經營下去,一定的利潤是必須的。

面對這樣的言論,小米電腦的副總裁公開表示,我們能把價格壓到這麽低,是因為我們掌握了核心科技,電腦最核心的芯片全部是自產自銷,進一步表示同行們之所以感到壓力巨大,是因為他們發展了這麽多年,只是供應鏈的整合方,沒有掌握真正的核心技術。

對於小米副總裁在微博上的這番公開言論,有網友認為矛頭直指一直以來為華國消費者所詬病缺乏研發能力和研發意願的聯想……”

因為小米是個人電腦領域的新玩家,高管們樂於在媒體上多發聲吸引眼球,無論是通過微博還是說通過接受采訪對外發聲。

小米電腦剛推出的時候,大量關注集中在性價比,等越來越多的消費者上手體驗過小米電腦後,更多的關注焦點放在了全國產。

過去國產電腦,消費者、媒體乃至官方層面對他們的期望都是掌握核心技術,尤其是聯想,過去在媒體上經常能見到關於聯想缺乏核心技術的指責。

小米電腦的橫空出世,可以說幾乎是之前大家對聯想的期望,全部被小米給實現了。

“我很好奇為什麽小米能夠自研芯片和顯卡,聯合研發,而之前的國產品牌一提到自研就是各種困難。”

“研發投入大見效慢,未必能有收益,小米能做到是因為周新在芯片領域深耕多年,以及周新和英特爾、摩托羅拉、IBM這些阿美利肯巨頭們的良好關系。

說白了周新出馬,阿美利肯的科技巨頭們會給他面子,他提出的合作請求對方會買賬,國產品牌們他們不買賬,只想賣產品給你們。”

“聯想都這麽多年了,還是沒有什麽核心技術,我不說CPU、顯卡這些高精尖的玩意,在其他領域聯想有什麽創新嗎?”

一般網絡論壇上關於小米自研技術的討論,聊著聊著就會歪樓到之前的國產品牌們為什麽不行,進一步歪樓到聯想為什麽不行。

雖然國產電腦品牌除了聯想還有很多,但是聯想無疑是一種符號,再和自主研發聯系在一起,聯想就更是典型案例了。

聯想在2002年的12月,在聯想大廈召開了名為legend world的技術大會,聲稱要向技術轉型。

在這個會上,聯想邀請了英特爾、德州儀器、甲骨文、微軟等外企專家們坐而論道。

總裁楊元慶公布了今年的技術答卷,因為聯想這技術大會開四天,第一天公布之後,有專家馬上在互聯網上發聲:“聯想這點東西叫技術嗎?”

在這次號稱“華國企業首次發起的世界級技術盛會”上,聯想首次提出“關聯應用”概念。開幕式上,聯想創始人用“不斷革命論”和“階段革命論”來總結聯想的技術創新之路。

這次科技大會最吸引人的地方是“E-home”實驗室,聯想基於“關聯技術”研發的一系列前瞻性產品在這裏展示。

通過驗證後,“E-home”的玻璃門自動開啟,門廳的電子鸚鵡發出悅耳的問候,客廳燈光被系統自動調節到適合的亮度,“陽台”的窗簾自動拉開,臥室也開始自動播放輕音樂。

整個E-home裏隨處可見屏幕,儲存在數碼相機、掌上電腦、PC乃至互聯網上的影音文件可以在任意一個顯示終端上播放。門廳裏看似普通的電子秤也被嵌入關聯協議,站在秤上,相關健康數據便被收集並顯示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