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風起雲湧(第2/3頁)

蘋果的開發者大會每年的舉辦時間和Matrix類似,在每年的中旬,從1987年起有超過15年的歷史,而微軟每年的開發者大會不叫開發者大會,叫技術大會,這幾年微軟的技術大會都把重心放在了他們近年內推出的Xbox上。

百度自從和谷歌合並上市後,也開始召開開發者大會,為什麽開發者大會對這些互聯網巨頭們來說如此重要?Matrix的開發者大會又和其他互聯網巨頭們有什麽區別……”

Matrix的開發者大會因為涉及到MOS操作系統的大版本更新,因此和其他互聯網巨頭召開的開發者大會相比,會引起更多的關注。加上Mphone2的發售在全美形成了風潮,這一劃時代的產品幾乎吸引了所有消費者。

但凡體驗過Mphone2的消費者都對其贊不絕口,消費者們唯一的訴求就是降價。

“我們期待一款成功的產品,我們期待數以千萬計的人使用它。人們利用它找工作、與人溝通、做各種各樣的事情,這就是我們試圖創造的產品。”

這是周新發的一條微博,Mphone1已經是千萬級的產品了,周新期待Mphone2成為千萬級的產品並不過分。

有大量網友在下面留言:

“Newman,你做到了,Mphone2是如此不一樣的一款產品,以至於我在使用它之後完全忘記了我之前還購買過其他手機。”

“我知道Mphone2很好,但是它的價格是否能夠再行商榷?或者通過代金券的方式把價格降低一些?”

“Newman,老實說我一直是你的支持者,Mphone1發布的首周我就買了支持你,但是Mphone2的價格太貴了,Matrix是否能回收我的Mphone1?這樣我就能繼續支持你了。”

“送我一台Mphone2吧”

類似希望周新直接送他Mphone2的評論並不在少數。

和後世第一代蘋果手機推出後,市面上充斥著各種懷疑的聲音不同,Mphone2這一智能手機形態出來後,市面上只有好評。

畢竟蘋果在第一代iphone出來前已經有失敗的經驗,同時蘋果過往歷史中大量創新最後一地雞毛的情況並不在少數。

但是Mphone不一樣,Mphone1大獲成功,Newman從來沒有失敗過,加上Mphone2的產品形態要比第一代iphone成熟得多,這導致所有競爭對手壓力山大。

他們的內部調查結果顯示,對消費者而言,把預算拉到500美元以上之後,超過百分之九十的消費者會選擇Mphone,哪怕他們承擔不起Mphone2的價格,也會選擇Mphone1。

Mphone2的風潮席卷全美的時候,華國的手機市場也在進行激烈的競爭。

自從新芯科技的手機集成芯片發布後,華國的消費者在電視上看到最多的電視廣告從內衣廣告變成了手機廣告,聲嘶力竭的主持人在台上各種忽悠。

而黃章借助網絡論壇集資發售的模式,魅族簡潔大方的社交,也讓魅族在互聯網上小火了一把。

Matrix最早是做客制化鍵盤的,率先把軸體和套件的概念引入鍵盤圈,但是因為高昂的定價導致很多華國的企業自行把差不多的軸體和套件賣到阿美利肯。

這也導致鍵盤圈提前了二十年開始搞各類客制化,阿美利肯的愛好者們進行設計,然後找華國的工廠打樣,打樣完成後在論壇上放圖片進行拼團,拼團拼成後再聯系華國的工廠進行生產。

這類拼團期貨的方式提前了二十年出現,並且阿美利肯有專門的網站進行擔保,類似後世的眾籌網站。

在華國開放電子支付之後,華國也有類似的網站誕生,黃章把樣品打磨好之後,先在中關村論壇上進行宣傳,然後在眾籌網站上進行募資。

被黃章命名為魅族1的手機在眾籌網站上獲得了超過五千位網友的募資,大家繳納的百分之七十的定金讓黃章有了本錢去找工廠生產,找新芯科技定制芯片。

魅族1的成功讓黃章有了更多的野望,他也想做智能手機,而不是這麽簡單的組裝廠,這技術含量太低了。

問題是錢從哪裏來?五千部左右的銷量,1000元的定價,也就是500萬rmb的營收,刨去成本,最終魅族這家新公司賬面上躺著的不過一百多萬。

這點錢對個人來說很多,對企業來說不算什麽,各類日常性的支出都足以把它吞噬掉。

現在規模太小,魅族又不敢大規模生產,萬一生產了賣不掉直接就得倒閉,所以魅族1的後續批次的銷售還是采取類似的方式,先從消費者手裏拿定金,然後再去生產,這也意味著消費者至少要等三個月的時間,有這個耐心的消費者畢竟是少數。

黃章通過鵬城的特有渠道,已經拿到了Mphone2,他在深度體驗過之後,很快意識到魅族1這種傳統手機是沒有前途的,借助工業設計的優勢很容易被Matrix這種正規軍打的潰不成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