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坐山觀虎鬥(第2/3頁)

無法成為像三星那樣橫跨多個半導體領域的巨頭。

因此新芯科技在開董事會的時候,給予了小米電子和手機集成芯片極高的評價,認為這兩個板塊的成功對新芯科技的意義比藍牙芯片和A芯片還要更重要。

華為的消費者業務對華為來說生死攸關,為什麽?因為它能把內部很多技術給消化掉,讓內部的研發投入有明確的產出,讓整個企業不會陷入一個只有研發沒有產出的囚徒困境中去。

小米電子和手機集成芯片業務對新芯科技的重要性比消費者業務對華為的重要性更甚。

胡正明繼續說:“在做決定之前我同樣面臨巨大的壓力。

華國有大量的消費電子品牌,除了聯想、惠普、戴爾這些巨頭外,還有大大小小的電子品牌,我們做個人電腦真的有市場嗎?

走極致性價比路線會不會受到同行打壓,受到來自四面八方的輿論沖擊。

包括手機集成芯片,這樣明顯很有市場,但是為什麽沒有企業做?是研發上有坑,還是企業不買賬,還是監管不允許這樣的產品入網?

我幾乎每天都會更新自己的問題清單,然後挨個去確認,要麽去做調查,要麽去問人,來滿足我自己內心的疑惑和不安。

現在回過頭去看這兩個決定很正確,有很好的成績和很好的效果,讓新芯有了成為跨領域巨頭的可能性。

但是如果這兩塊業務失敗了會怎麽樣?也許我們還是能做成跨領域的巨頭。

但是生死會被掌握在別人手裏,我們的芯片代工業務只能像中芯國際一樣,和台積電大打價格戰。

台積電的芯片代工業務價格是多少,中芯國際就是他們的七折甚至五折。

不要營收和利潤也要把企業規模維持住,維持企業的運轉。”

中芯國際初期完全就是從台積電口裏搶吃的,台積電快要拿下的訂單,中芯國際跑去和客戶說我只要七折的價格,甚至還答應幫客戶承擔缺陷芯片的成本。

後世蘋果在3nm芯片代工上就逼迫台積電承擔缺陷芯片的生產成本,相當於台積電僅向蘋果收取那些良品芯片的費用。

這對於芯片代工企業來說無疑是很難接受的,早期中芯國際在幫德州儀器代工90nm芯片的後半段的時候就接受過類似的條款。

胡正明說:“去年的時候張汝京他們幫德州儀器代工130nm的芯片,最近在和他們聊的時候,他們預計在今年年底的時候會幫德州儀器代工90nm的芯片。”

關建英有些驚訝的看著胡正明:“老胡,中芯國際有辦法繞開瓦森納協定的限制?

他們能進口90nm的關鍵設備?”

胡正明搖頭:“他們只是幫德州儀器做90nm芯片的後半段,相當於德州儀器做完大部分工序,然後剩下的部分交給中芯國際。

本來這塊業務台積電都要拿下了,他們有90nm的能力,他們做起來得心應手。

結果中芯國際靠著不惜一切的成本優勢還是拿下了,這也是為什麽台積電要不顧一切起訴中芯國際的原因。”

台積電在阿美利肯的北加州聯邦法院起訴中芯國際,認為中芯國際通過各種不當的方式取得台積電商業秘密及侵犯台積電專利。

胡正明繼續說:“如果我們要靠外力來做芯片代工業務,也只有降價一條路,本身這一領域中芯國際打價格戰就已經夠兇了。

我們再進入的話,價格戰的慘烈程度還要更上一層樓。

我不知道中芯國際的技術是怎麽來的,但是老實說我們都做芯片做了這麽多年,中芯顯然有從台積電那邊搞來一些技術。

我們是買的,他們是通過一些不那麽光明正大的手段獲得的。

這也導致我們的成本比中芯國際要更高,在價格戰上劣勢會更大。

打價格戰的話需要不斷輸血維持規模,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小米電子和手機集成芯片的成功讓我們走出了這樣的困境,讓新芯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我們手裏。

因此我想說的是,做之前別擔心太多,付出全力去做就好了。

你覺得現在的團隊沒有積極性,就去招人,以新芯科技的待遇,去彎彎、獅城和高麗招人輕輕松松。

你不還有那麽多招人名額沒有用完嗎?

覺得團隊效率變低的最好方式就是加人。”

如果沒有新芯科技的異軍突起,台積電、聯電和中芯國際將占據芯片代工市場超過百分之八十的份額。

聯電就是聯發科,靠著手機集成芯片大賺特賺。

新芯科技的出現,讓這三家企業的日子都不太好過,正是因為日子不太好過,台積電才比原時空更早動手。

他們的手段不僅僅是去阿美利肯起訴中芯國際,還包括從彎彎入手同時打擊中芯國際和聯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