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回國(第2/3頁)

“有人認為微軟收購微博這筆生意虧了,微軟開出的價格過高,在我看來有類似想法的人都是不了解微博在全球的地位,上一次出現這樣全球性的互聯網應用還要追溯到Quora,更早的話是雅虎。

微軟只花了不到300億美元就拿下了,簡直太劃算了,要知道微博在全球範圍內有超過5000萬的用戶,並且這個數字還在不斷高速增長中。連只在國內流行一千萬用戶不到的臉聊都能享受一百多億美元的估值,微博兩百多億的價格高?”

這是華爾街某個分析師在和客戶交流的時候說的話,他對於客戶質疑他追高微軟表示不理解,認為微博不值這麽多錢的想法給出的回復。

對微軟來說是成功,對騰訊來說就是恥辱,把如此有潛力的應用以這麽低的價格賣掉,Pony深刻感受到了什麽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包括在聽說周新回國之後,他又有類似的感受,認為周新這是某種程度的未雨綢繆了。

周新轉而安慰道:“不過你也不用太過擔心,他們不太可能會對你動手的,阿美利肯還沒有到那種程度。

他們頂多是明面上對騰訊進行調查,然後喊你去華盛頓參加聽證會,倒也不用擔心人身安全。”

周新擔心的是他是智能手機-芯片產業鏈-手機操作系統,這整個移動互聯網領域事業版圖的關鍵,一旦自己遭遇意外,其他產業大概率能保留下來,但是芯片產業鏈發展絕對會遲緩甚至是停滯。

胡正明能力很強,無論是企業管理還是技術研發管理,這兩個芯片領域的核心關鍵,他的能力都不亞於張忠謀或者張汝京,甚至胡正明還有自己的優勢,那就是招募人才方面。

作為執教時間超過20年的教授,胡正明在學術界和工業界有著大量人脈,他很清楚每個階段哪些人最合適。

但是胡正明同樣有缺陷,沒有未來視野,有被帶進溝裏的風險,尤其是20nm制程以下之後。

周新一旦遭遇意外,更短期的風險就是遺產分割導致企業無法正常經營,然後被瓜分之後系統優勢喪失殆盡。

遠期風險就是缺乏開了天眼的戰略方向指引。

因此周新還沒到08年就要跑回去,至於為什麽要提醒Pony,是因為過去這三年時間,騰訊在企業軟件領域做的太成功,無論是企業即時通訊軟件還是企業共享文档和企業辦公軟件,都獲得了大量市場。

這些阿美利肯企業的數據掌握在華國企業手裏,說不定什麽時候就以安全為由申請調查騰訊,難保不會出現什麽意外。

Pony苦笑道:“新總,你都回來了,大家都是一條線上的螞蚱,我肯定也得回來,老實說我也不敢保證下面的人沒有做什麽出格的事情。

這些年騰訊擴張太快了,我常年鵬城和舊金山兩邊跑,經常一轉眼騰訊多了的高管我都不認識,更別提普通員工了。

我可以肯定騰訊的員工裏有上面派來的專業人士,他們在騰訊工作有去拿什麽數據,有搞過什麽動作,我壓根不知道,我甚至都不敢去查。

現在大家關系好自然沒什麽,但是一旦兩邊關系不好,這些都是證據,騰訊同樣會面臨危機。”

Pony說的是事實,企業越大,作為上層知道的信息越少還越不真實。騰訊這樣性質的企業,很早就被華國認為有重大戰略價值,因為騰訊能自由進出全球很多國家的企業,幫他們提供企業服務。

要知道共享雲文档裏是可以存放技術文档的。

Pony繼續說:“之前為了控制成本,我們的開發中心是放在國內,雖然騰訊的企業類產品,無論是我們還是阿美利肯都做了測試,保證軟件不會發生未知的數據傳輸,但是有沒有這邊裝暗門,物理端接觸才能激活暗門獲得一些數據,我不知道甚至不敢去想。

因此我還是回來吧。”

周新倒是沒有想到這一茬,這些Pony之前都沒有和他說過,他能隱約感覺到企業軟件其中隱藏的地緣政治風險,但是沒有Pony了解的如此具體,以他的了解這種事確實有可能。

於是他當機立斷:“Pony,這樣我們把企業軟件和其他軟件進行拆分,我們需要把騰訊拆成幾塊。

正好剛剛把微博賣給微軟,我們有充足的理由去拆分騰訊。”

Pony點頭:“我也是這樣想的,本來正好這次打算和您溝通一下,怎麽去拆分騰訊,既然提到了,那我說說我的想法。

我認為不僅僅是按照企業軟件和大眾軟件進行拆分,同時還可以把國內和國外的進行拆分。

一共拆分成四部分,然後分別在納斯達克、港股上市。”

Pony的想法就是字節的搞法,國內是抖音,國外是Tik Tok,當然這只是掩耳盜鈴的一種辦法,想弄你即便你注冊地在海外、資本是海外資本,只要數據在華國,你還是一家華國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