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殊途同歸(第3/3頁)

“NewPay的供應鏈金融是下屬搞的,我一個做芯片的哪懂什麽供應鏈金融啊。

銀聯那個壓根不需要什麽金融知識,那是一個常識問題,掌握錢的來龍去脈,就可以讓它不亂來。”周新解釋道。

“哈哈哈周先生確實是妙人,不過只會買和賣已經夠厲害了,說白了金融不就是買和賣嗎?

高手和普通人之間的區別就在於時間點的把握。”

大佬話題一轉:“周先生,你說華國現在是否具備搞互聯網金融的基礎?

互聯網行業是我們少有的和歐美國家差距不大的行業,我們有沒有可能在互聯網金融領域做出一些具有華國特色的產品出來?”

周新心想,我在阿美利肯搞的余額寶就是華國特色,不然阿美利肯的金融產品怎麽可能用寶來命名。

因為NewPay的緣故,導致阿裏搞的電子支付軟件就直接叫阿裏支付了,英文名叫AliPay,雖然本來它的英文名也叫AliPay,現在的區別在於支付寶的中文名叫阿裏支付。

當然阿美利肯也搞出了自己的特色,像麥道夫的金融產品,各類最高收益超過200%的對沖基金也敢放到平台上賣,NewPay有底線不代表要生存,要融資的小型電子支付公司有底線,為了吸引用戶把數據做好看,拉到融資或者把公司賣出去,他們什麽都敢賣。

“我認為華國具備互聯網金融的土壤,但是在網絡、用戶接受度、監管力度等各方面都還需要等等。

電子支付前年年底才在華國落地,去年一年是高速增長期,但是根據NewPay華國後台數據顯示,NewPay絕大部分支付都在一線城市。

像江城、金陵、長安這樣的二線城市,電子支付的用戶都非常少,唯一表現良好的二線城市是杭城,這也是因為阿裏巴巴在杭城的緣故。

現在搞互聯網金融在用戶基礎上太薄弱了,阿美利肯在互聯網領域沉澱了十多年時間,而電子支付也有五年的用戶積累。

我個人認為不用那麽著急,華國現在需要做的是把基礎設施給構建好,再去考慮進一步的拓展。

比如說光纖網絡、3G網絡、物流體系、用戶基礎等等。”

大佬很快抓住了重點:“物流體系?互聯網金融和物流體系又有什麽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