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全國產的130nm生產線(第3/3頁)

銷量完全可以用腰斬來形容。

這個價位的外國品牌可能還有零星生存空間,畢竟有的消費者就是要買國外品牌,但是國產機那是必死。

TCL和波導率先開始大型促銷活動,幾乎是第二天,波導這個價位的產品開始全系降價,直接降到1000元左右,為的就是一個盡快出貨,把手上的功能機全部清倉處理。

像中關村在線這類的科技媒體就像嗅到了爆點,開始大肆報道起小米手機的消息。

“本來大家以為今年手機行業的最大看點將會是諾基亞所謂新機皇N97,挑戰Mphone2在五千元以上價位的霸主地位。

根據諾基亞官方在微博發布的渲染圖來看,諾基亞N97充滿了未來感,采取的是和諾基亞以往截然不同的設計語言,在芯片層面也是采用了德州儀器的最新技術。

但是還沒有等到諾基亞推出N97向Mphone發起挑戰,小米率先掀起了2005年手機市場的激烈戰鬥。

3.5英寸的屏幕,縱橫比為16:9,1600萬色,640×360的像素。

小米1和小米1 pro分別搭載了新芯科技最新的燕雀芯片和鴻鵠芯片,能支持當前幾乎所有主流應用,對當前主流的手機遊戲同樣能做到完美支撐。

更重要的在於價格,小米1價格1799元起,小米1 pro的價格2399元起,和功能機同樣的價格,你卻能享受到搭載最新3G技術、最新藍牙芯片等一系列先進技術的智能手機。

筆者作為Mphone的深度體驗用戶,可以毫不誇張的講,小米1至少模擬到了Mphone2超過7成的使用體驗,同時價格不到Mphone2的三分之一。

也難怪小米手機的新任負責人會在小米手機發布會上說小米1遙遙領先於友商。

這對想借助個人PC領域豐富經驗,在智能手機上大展拳腳的聯想來說恐怕不是一個好消息。

對於友商們來說,要好好考慮今年推出的新產品的定價問題了,一旦定價策略錯誤,將會迎來毀滅性打擊。

同時小米1和小米1 pro的出現對消費者來說絕對是好事,之前所謂移動互聯網的浪潮一直是在媒體上看到,看到矽谷興起的各類移動互聯網應用。

但是此前市面上的智能手機寥寥無幾,只有Matrix、摩托羅拉、諾基亞等幾家大廠有智能手機銷售,而且定價奇高。

現在小米手機的發布,讓消費者有充分的理由換手機,體驗到移動互聯網的奧妙。”

小米手機發布後,聯想幾乎是馬上調整了他們的戰略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