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40nm工藝的突破(第2/3頁)

進入到2006年之後,新芯光刻機基於浸潤法的光刻機已經研發出了樣品,當世界上最先進工藝是65nm時,通過浸潤法把波長從193nm縮短到134nm,順利把芯片的最先進制程從65nm推進到了40nm。

新芯內部由關建英、胡正明、林本堅、周新和梁孟松搞了一個小型的慶祝晚宴,來慶祝新芯科技把極限制程從65nm推進到了40nm。

對新芯來說,這就是一座金山,並且技術的優勢能讓Mphone比市面上其他手機領先一代。

Matrix有三年時間沒有發新機了,其他手機巨頭們陸續攻克了多點觸控觸摸屏技術。

最初各家手機廠商還有一些別的想法,想在智能手機領域搞一些創新,等這些創新陸續失敗,哪怕是被諾基亞寄予厚望的N97在市場上同樣表現平平,而微軟收購Plam後照著Mphone2推出的Plam 1大獲成功後。

去年各大手機廠商推出的智能機都照著Mphone2的樣子,盡可能1比1還原,這也讓Mphone2失去了原本的優勢,每年推出新配色很難再吸引用戶換機。

這不代表Mphone2在過去一年時間裏銷量不好,作為智能手機行業絕對的王者,即便Mphone沒有更新,銷量依然占據榜首,只是說因為Matrix遲遲不推出Mphone3,導致老用戶缺乏更換新機的動力。

光刻機工藝突破到40nm,加上屏下指紋技術成熟,周新知道Matrix再次給世界帶來震撼的時候到了。

“林叔,這兩年辛苦了,新芯光刻機的成功能讓業界重新認識新芯。

新芯光刻機也是時候改變現有格局了。”他們四個都不喝酒,晚上喝茶會睡不著,所以大家杯子裏都是水,周新連杯子都沒有舉,純在幹聊。

林本堅很感慨:“我雖然知道這條技術路線一定可以,我從來沒有懷疑過自己。

但是真正在做出來的這一刻,還是讓我很感慨,有種自己人生四十年的堅持終於獲得了回報。”

林本堅在離開IBM之後,他是屬於被IBM內退,因為他所堅持的技術路線不被IBM光源這個研究方向的負責人看好,有點被趕出來的意思。

在場的四個人裏,只有胡正明還好,伯克利一直對他不錯,其他三個人多多少少都有點辦公室政治鬥爭的失敗者。

在成功研發浸潤式光刻機之後,林本堅的職業生涯迎來了某種程度上的圓滿。

周新說:“我一直相信這一點,新芯天生具備成功的基礎。

和ASML相比,我們有著芯片生產的制造環節,這種優勢讓我們在測試浸潤式的時候更有優勢。”

梁孟松作為去年才加入新芯的新人,因為其在台積電的戰績驚人以及胡正明學生的身份,周新給予了他很大的信任,幾乎是加入新芯後的第一時間就讓他擔任了新芯芯片制造環節的負責人。

同時因為梁孟松身上有競業協議,新芯為他繳納了高達兩千萬美元的巨額違約金。

梁孟松加入後也不孚眾望,短短半年時間讓新芯在90nm制程中再度實現技術突破和良品率的提升。

同時他加入後一手主導了新芯在獅城65nm生產線的建設,目前也即將投產。

林本堅說:“主要還是這條路線確實可行,路線可行,只要投入時間和足夠的資源遲早能夠看到成果。

我們算是比較幸運的了,能夠趕在尼康和佳能在做出157nm光源前順利完成浸潤式光刻機的研發。”

新芯選擇的是後世ASML的技術路線,也就是浸潤式光刻機,而尼康、佳能包括ASML在當下,都選擇的是研究波長更短的光源。

後世在ASML推出浸潤式光刻機,成功把芯片制程推進到40nm之後不久,尼康就順利研發出來了基於157nm光源的幹式光刻機。

可惜太晚了,那個時候ASML已經占據了40nm光刻機的主流市場,尼康一步慢步步慢,喪失了整個光刻機市場。

現在是最好的時間,光源還沒有實現突破,新芯已經率先實現突破,直接繞過了65nm進入到40nm制程。

胡正明說:“我們速度需要快,盡可能快的推向市場。

同時我們要把新芯的光刻機推銷出去,之前新芯雖然做光刻機,但是在全球市場上並沒有我們的名號。

只有華國的芯片制造廠商們會選擇我們的產品,霓虹、高麗、阿美利肯這些地方的芯片生產廠商們出於嘗試會買個一台去看看效果。

他們在買過一台之後不會考慮第二台。

因為和已經使用順手的尼康相比,新芯並沒有獨特優勢。

和ASML背後是英特爾、台積電這些股東相比,新芯光刻機能夠依仗的只有新芯自身。”

這是事實,ASML為什麽能迅速擴張,在推出40nm光刻機之後,英特爾看都不再看尼康一眼,還不是因為英特爾有ASML的大量股份。

周新點頭表示贊同:“我們需要抓住這個時間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