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第2/5頁)

徐瑾瑜看到先生們對於標點符號接受良好,一時心裏也微微松了一口氣。

而翠微居士看到一幕,也是撫了撫須:

“古有一字之師,今有徐小友為標點之師,吾之便利,皆源於徐小友,還望徐小友受吾等一拜。”

“望徐小友受吾等一拜。”

眾先生亦是異口同聲的說著,徐瑾瑜一時手足無措:

“山長,諸位先生,學生不敢當!”

徐瑾瑜隨後將自己告知林先生的借口重又說了一遍,可翠微居士依舊不為所動:

“徐小友此言差矣,夢中之事,乃個人緣法,徐小友卻能慷慨告之,更當得吾等致謝。”

翠微居士按著徐瑾瑜的肩膀,讓徐瑾瑜坐下,隨後自己起身沖著徐瑾瑜拱手一禮:

“吾等多謝徐小友不吝賜教,提點之恩,永生難忘。”

一群或白發蒼蒼,或精神奕奕的先生們在這小小的膳堂中,向一位十余歲的少年拱手行禮的模樣實在讓人瞠目結舌。

可是他們的動作是那樣的自然,那樣的真情流露,他們在真心真意的感謝少年的慷慨。

徐瑾瑜起初是極為不自在的,不論是現世教育還是古代思維,都在闡明這尊師的理念。

他如何敢堂而皇之的受先生們的禮?

可是,此時此刻,看著那一位位先生躬身一禮之時,面上的感懷與激動,徐瑾瑜那如同被手掌揉捏的心臟突然像是放松了一般。

這是來自此世的先生們發自內心的感激,他不可辜負。

等先生們紛紛起身之際,徐瑾瑜忙從椅子上彈起,就如同椅子燙屁股似的,逗的翠微居士哈哈大笑:

“何至於此?”

徐瑾瑜因為方才的失態,也有些懊惱的紅了耳朵,倒是讓眾位先生也不由會心一笑。

少年郎,面皮總是薄呦。

標點符號正式得到了先生們的認可,而翠微居士亦在此向眾先生提出問題:

“徐小友的標點符號之便利可謂能惠及所有與文字有關的行業,不知諸君以為這標點符號該如何傳揚?”

“自然是廣而告之,標點符號之便利實在是讓人心折,吾不信有讀書人不喜。”

“正是,吾等今日且厚顏稱自己是一個慧眼識珠之人,但即便換成旁人亦是如此。”

“徐小友都如此慷慨,吾等自然不該吝嗇。”

……

先生們紛紛發表著自己的意見,生怕翠微居士讓明珠蒙了塵,讓翠微居士是哭也不是,笑也不是:

“諸君,吾的意思是吾等該用什麽樣的方法將標點符號傳播出去。

旁的不說,那清淼老兒便是一根迂腐的木頭,標點符號雖然便利,可卻新奇,他若出言抨擊,徐小友如今年紀尚幼,只恐……”

翠微居士並未將話說完,但那未盡之意在場之人具都清楚,這是一位師長對於學生的拳拳之心。

“那,難不成真要讓明珠蒙塵不成?”

“唉,只怕世人也不會想到這樣的驚奇心思,會是一個孩子吧?”

“山長,諸位先生,學生有一法子。”

徐瑾瑜在心裏斟酌片刻,隨後說道:

“香山居士有詩雲:‘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學生以為可以效仿。”

徐瑾瑜這話一出,先生們先是一頓,翠微居士不由撫掌大笑:

“好一個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此法甚妙,廣而告之恐有人說三道四,那我們先不讓他們知道,且讓他們打聽去吧。

到底是年輕人,腦筋轉的快!那此番吾等可以先讓書院的學子們先學習一二。”

翠微居士思索片刻,直接道:

“第一步,先重新讓書局刻板重印經書。”

書院有自己的書局,翠微居士並不擔心消息有漏。

“有這些標點符號的助益,相信書院的學子將會在科舉上取得驕績,屆時……哼!”

翠微居士的一番話讓先生們紛紛表示贊同,看著徐瑾瑜的眼神那贊賞幾乎已經可以凝成實質化了。

而徐瑾瑜亦在此提出:

“對了,山長,學生欲在明年縣試下場,還請您應允。”

這件事是徐瑾瑜深思熟慮過後的,因為有過目不忘在,他已經將四書五經記在腦海之中。

他如今欠缺的是這些經書的釋義和史論,而這些都是考驗記憶的。

至於詩賦……徐瑾瑜曾在閑暇時間,隨意指一物讓自己賦詩一首。

而那自然而然流淌的靈光,讓他始終文思不竭,拿給碧虛先生看過之後,更是屢屢得到他‘非人哉’的評價。

徐瑾瑜亦是在這個過程中明白了為何那原文之中,原身過去不通文墨,卻可以寫出那等驚世美文。

只怕這天賦異稟,除了過目不忘,更有妙筆生花!

在確定這些後,徐瑾瑜已經不願意讓自己再耽擱時間了。

他既然在眾人面前立下豪言,讓家中姊妹高中之前不事婚嫁,卻不能這般耽擱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