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第3/3頁)

他以災難發生後,官員的自我操守為中心,通篇都是官場之上的規章制度,顯然對此楚淩絕早已爛熟於心。

可是,在這些之中,徐瑾瑜沒有看到他對於受災百姓有一星半點的安置思路。

楚淩絕聽了徐瑾瑜的話,不由癟了癟嘴:

“賑災賑災,又不是拿嘴皮子賑災,要錢要糧,哪一樣不需要上峰批準?

我請上峰來定奪此事,合乎官場世情,符合所有制度,就算是先生也會贊同。”

“有世情而無人情,那你拿那些受災的百姓又當做什麽?是你登高之時的台階,墊腳石?他們的命,就不是命?”

徐瑾瑜的一通反問,楚淩絕以又話說:

“話雖如此,可是我這是一個普通縣令的角度,若是我,我自然不怕上峰如何,可是尋常縣令呢?他自己自作主張,上峰降罪又該如何是好?”

楚淩絕振振有詞,徐瑾瑜忽而一笑:

“正是因為這件事只是一個普通縣令,所以才不能罔顧百姓。你可還記得那洪縣縣令最後如何了?”

熙禾,那是先帝時期的事兒了,也就是徐瑾瑜這種對於大盛歷年史可以信手拈來的妖孽才能隨便起題。

而楚淩絕思索了一下,沒有想到:

“我只記得最後那縣令不得善終……”

“歷史上的洪縣縣令,於熙禾二十三年賑災,二十四年被罷官。若要究其原因,乃是因為他過於遵規守矩,導致一縣百姓十不存一。”

楚淩絕聽著徐瑾瑜輕輕吐出最後四個字的時候,情不自禁的打了一個哆嗦。

徐瑾瑜看了他一眼,又繼續緩緩道:

“而且,我要恭喜你,做了和當年那洪縣縣令一樣的決定。”

楚淩絕:“。”

徐瑾瑜隨後拾起了書本,慢條斯理道:

“聽上峰的話,固然是好的,可若是沒有一點擔當,那這個父母官未免太好當吧?

況且,一縣損失嚴重之時,就連上峰也避之不及聖上降罪,何況一個呆呆傻傻,只知道聽話的下屬呢?那可是……最好用的替罪羔羊啊。”

楚淩絕惱羞成怒:

“我才不是呆呆傻傻呢!再來!”

徐瑾瑜看了楚淩絕一眼,隨口又出了一道題。

楚淩絕這下子終於沉下心,埋頭苦寫起來。

窗外寒風簌簌,校場之上,歡聲笑語不絕於耳,因為沒有竹林的間隔,也被呼嘯的風聲送來了幾句。

但舍館之中,兩個少年一個凝眉讀書,一個伏案急筆。

二人認真的身影被雪光映在窗上,與這座書院寬容的氛圍格格不入。

徐瑾瑜何嘗不知玩樂快活,可是現在還遠遠不是他輕松的時候。

不過,鑒於身邊少了那兩位卷王的影響,徐瑾瑜不得不自己想辦法調整一二。

而這時候,送上門來的楚淩絕,就是一個好用的工具人了。

徐瑾瑜讀書的間隙,偶爾會停下來看一眼楚淩絕。

他一看到楚淩絕,就會想到倘若不好好讀書,那麽遲早有一天要被臨安侯府帶回去。

嗯,突然就覺得讀書的苦也不算苦了呢。

正在二人用功之際,外頭突然傳來了小廝的聲音:

“徐郎君,有客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