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第4/4頁)

而這三處,不出意外的,分別是寧州的青田郡碼頭、錦州的錦州碼頭、和蜀州的信城碼頭。

按照地勢,這應該是錦江沿線最大的三個碼頭,可以停靠運糧船隊補給。

“瑜弟是想讓我探查哪個碼頭?”

趙慶陽頓時明白了徐瑾瑜的話,徐瑾瑜點了點最中間的一個:

“錦州碼頭。這裏是最繁華的碼頭,繁華意味著商船流動性大,也更不易引人注目。

截了軍糧這事兒,說起來嚴重,可敢這麽敢的,都是藝高人膽大的。他們,最喜歡大隱隱於市了。”

徐瑾瑜說了許多,有些口幹,遂喝了一口溫熱的茶水,又繼續道:

“更何況,軍糧數量不小,什麽地方能藏這麽多的東西?”

“藏東西……不是地下,就是地上嘍,不過糧食不能受潮,地下的可能性不大。”

“不錯,錦州最多的就是山,慶陽兄還記得我們在錦州第一驛站時,驛丞介紹的他們當地的山峰嗎?

所謂崇山峻嶺,尋常人輕易不得入,若是私藏物什,豈不方便?”

徐瑾瑜說到這裏,趙慶陽頓時恍然大悟。

“那瑜弟,我……”

“慶陽兄只需要去探查一下,錦州碼頭是否曾經有過運糧船停靠,又大致是什麽時候即可。”

“就這樣嗎?”

徐瑾瑜這話一出,趙慶陽若是長了耳朵,這會兒都要耷拉下來了。

徐瑾瑜不由莞爾:

“就這樣,我知慶陽兄英武,可若孤身前往,打草驚蛇,才是不妙。”

趙慶陽想想也是這麽個理,隨後也就釋然了,看著時候不早,趙慶陽出去打水洗漱。

等他回來,卻發現徐瑾瑜不知何時收了輿圖,又換了一本書。

“《越國風志》?瑜弟,你怎麽又看起這個了?”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勝。對於越國,我以往只能在軍報中聽到只言片語的描述,正好武安侯處有越國的書籍,我便借來瞧瞧。

我們此行的首要目的是勸耕,可是百姓畏懼的是越國的進犯,我們其實在某種意義上與衛家軍在同一戰線。”

退越,是最快、最好的勸耕方法。

“啊?可是這場仗都打了這麽久了……”

趙慶陽不由有些猶豫,徐瑾瑜卻搖搖頭:

“越國地峽且地勢高,他們的軍需儲備不會比我們大盛多。”

這就是一場消耗戰,可若是糧草完璧歸趙,越國又能堅持多久?

“得,這書也不是一天就能看完的,瑜弟先來洗把臉吧。”

徐瑾瑜隨後稱是,洗漱後便上榻睡覺了。

等到翌日,徐瑾瑜在一陣嘈雜的議論聲中醒來,趙慶陽正端了一盆洗臉水走進來,語氣激動道:

“瑜弟,昨天真有人潛入劉統領的帳篷,要滅王信的口,被武安侯和劉統領聯手制服了!

這會兒武安侯大怒,將那人正壓在軍前示眾,因為此事是你的注意,武安侯請你也過去瞧瞧!”

徐瑾瑜隨後飛快的洗漱好,朝外走去。

在一片烏壓壓的大軍外,武安侯手握佩劍,虎目泛著寒光,冷冷的盯著這會兒被扒的只剩一件單衣,跪在地上示眾的將士:

“程飛,我待你不薄,你為何如此?!”

而地上跪著的程飛則是輕蔑一笑,昨日那副傻乎乎的模樣已經消失的無影無蹤。

“不薄?我從軍八載,十五入伍至今,我娘染了病,家裏要我寄五兩銀子,可我一個子兒也拿不出來,這就是侯爺說的不薄?”

“你……”

武安侯手指顫抖,眼中含淚:

“五兩銀子,本侯可以給你湊!”

程飛聽罷,聲音哽咽,別過頭去:

“侯爺,遲了,太遲了。我娘已經,已經……我家裏還有爹爹弟妹,我不能讓他們步我娘的後塵,是程飛對不住您提攜之恩!”

徐瑾瑜到的時候,程飛的剖白讓武安侯不由虎目盈淚,差一點兒就心軟了。

“所以,昨日你確確實實是在找屍體吧。”

徐瑾瑜聲音淡淡,而程飛猛的看過來,他死死盯著徐瑾瑜,目眥欲裂:

“是你?這次的事兒,也是你?昨日,我就應該把你當鬼,一劍砍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