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第4/4頁)

而在一片騷亂之中,有一素袍學子卻頗為冷靜。

他原本就在那突發惡疾的學子身後,而就在眾人因為那學子恐怖的病狀驚呼之時,其已經飛快將那學子驗看一遍,隨後又動作迅速的將一塊手帕塞進了他的口中。

之後,他才起身沖著已經帶兵趕過來的兵將低語兩句,整個過程行雲流水,但其心態簡直穩定的難以想象。

徐瑾瑜遠遠的看著,宋真見徐瑾瑜盯著那學子看,遂低聲道:

“瑾瑜這段時日不在京中,許是不知,這次春闈競爭不是一般的激烈。

別的不說,就方才那考生,乃是江南大族陳家的五郎君,名喚陳為世,聽說其三歲識千字,五歲能作詩,十歲之時便下場考了縣案首!

之後,其一直按耐,等到十五歲時連過府試、院試,拿了一個小三元!

又在去歲位居江南鄉試第三,人人都說,其只怕是要如同此前連過兩試之時,沖著殿試而來!”

宋真將自己知道的信息一一道來,可是語氣中卻難掩焦慮。

江南多才子,其科舉的競爭力度非同凡響,陳為世能在此殺出一條血路,其能力可想而知!

徐瑾瑜微微頷首,可卻波瀾不興。

“哎呀,瑾瑜,你都不覺得他會是你最大的對手嗎?”

徐瑾瑜笑了笑:

“對手嗎?自古文無第一,倘若他真能勝過我,那也是他的本事,我自會甘拜下風。”

“瑾瑜你倒是心態好。”

宋真都沒好意思說,自己當時知道這個消息,一晚上都沒有合住眼。

“學無止境,技不如人,不是受挫之時,而是拔高境界之日。”

徐瑾瑜緩聲說著,隨後拍了拍宋真的肩膀:

“好了,真兄,我們該進去了。”

可喜可賀,出去一趟回來後,他終於可以拍到真兄的肩膀了。

宋真也發現了這件事,忍不住沖著徐瑾瑜促狹的擠了擠眼,二人之間氣氛輕松的走進了考場。

會試第二考,較之第一考難度大大提高,首先就表現在題目的內容之上:

這一考只有五道題,但這五道題各不相同,分別為經史策一道,時務策一道,詩賦一篇,判語一條,詔誥一道。

如此下來,原本在前面的考生將承受巨大的壓力,等到徐瑾瑜看到題目之時,都忍不住抽了抽嘴角。

這次主考官到底心理是有多恨這屆考生,才能想出這樣的奇招?

不說最前面的考生,就算是後面的考生,難道就不會不迷糊嗎?

用短短一盞茶的時間,記下本不相通的五道題,只怕刷下不少死讀書的考生了。

本次考試的五道題目難度看起來各不相同,可實則都暗藏深意。

比如本次科舉的判語,則是要求考生對於疑事,也就是一則復雜案件做斷詞。

可有趣的是,這位主考官只選了一個看起來並不復雜,甚至稱得上平平無奇的案件:

某縣大旱後,有兩老兒上公堂,一說其在地頭撿了一籃麥穗,因為內急去樹後方便,等回來時,就發現麥穗被二所燒,現在籃子還在一片灰燼旁。

二說其方才一直在拾麥穗未曾注意周圍,且他自己尚無糧下鍋,如何舍得燒掉麥穗一在說謊,二人爭吵不休,問該如何去判?

這道題或許曾經在很多地區都曾經發生過,不過是兩個饑餓之下的人想要為自己多得一點兒糧食罷了。

可官府查案,講究證據,現在證物已經都化成灰燼,二人各執一詞,的確難做判斷。

尤其是,此時此刻只有短短幾行字在講述因果,更是讓一眾考生一頭霧水,不知如何作答,

可謂是看似平平無奇,實則憋了一個大的!

徐瑾瑜垂眸思索片刻,隨後將自己的分析提筆寫了上去。

而另一邊,主考官則在自己的房間裏端上一壺熱茶,慢悠悠的喝了一口,一派悠然自在。

雖然他不知道為何聖上突然要提高這批考生的考試環境,可自己當初所沒有的,他們既然有了,那麽現在題目難一些……也沒有什麽問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