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第2/3頁)

徐瑾瑜這話一出,陸侍講直接熱淚盈眶,方才的囂張氣焰這會兒消失殆盡,整個人愣愣的看著徐瑾瑜,似乎想要說什麽。

而楊掌院這是也笑著道:

“既然你二位今日已經化幹戈為玉帛,有什麽話,以後共事之時有的是說的機會。

徐修撰,陳編修,周編修,也別在外面站著了,進來喝口茶水吧。”

“多謝掌院大人。”

眾人齊聲說著,隨後便隨楊掌院一道進入院中。

楊掌院在屋內養了一盆君子蘭,肥厚圓潤的葉片墨綠油亮,顯然被主人養的很好。

這會兒,眾人在桌前坐下,陸侍講也跟了進來,他也確實有事要奏報。

只不過,楊掌院先要和新人們說說翰林院的規矩,是以其只能在一旁耐心等候。

“入了翰林,爾等便是天子近臣,你們的一言一行,沐浴在聖上恩澤之下,諸位更須謹言慎行,不可辜負聖上垂憐。”

楊掌院認真的說著,眼尾掃了一下陸侍講,陸侍講再度羞愧的低下了頭。

徐瑾瑜等人忙起身拱手道:

“下官等時刻銘記在心!”

楊掌院隨後撫了撫須,滿意道:

“只要爾等將本官這話銘記在心,他日爾等終有登上青雲路之日。

除此之外,翰林院雖然與其他各部相比冷清了些,可日常的瑣事也大大減少,藏書樓中的書籍爾等均可隨意翻看。”

楊掌院又叮囑了眾人一番翰林院的規矩,簡而言之,這就是一個錢少事少的部門,有人渾水摸魚,有人提高自己,等待乘風而起,這都無法預料。

這樣的崗前培訓,楊掌院顯然是很順手了,用了半個時辰,他才將該講的講完。

徐瑾瑜等人作為官場新人,有楊掌院這樣盡心盡力的引導,可是省了不少的心,是以他們都聽的十分認真。

“好了,該說的話,本官已經說的夠多了,接下來,就看爾等的造化了。”

楊掌院慢悠悠的說著,只是眸中閃過了一絲悵惘。

而等楊掌院說完,陸侍講頓時如蒙大赦,立刻急急道:

“掌院大人,這是新修的國史,還請您先過目。”

陸侍講到底是翰林院的老人,楊掌院一字一句的看過去,並無疏漏之處。

“不錯。”

“稍後新修的國史便要請聖上先行過目,可是,可是……”

陸侍講吞吞吐吐的說著,國史講究一氣呵成,是以陸侍講這三千字的國史盡付於長卷之上。

而這三千字的書寫,如要保持通篇無丁點兒錯漏,則需要靜心書寫三個時辰之久。

楊掌院聽到這裏,臉色也有些不好看,他忍不住看了陸侍講一眼:

“若是吾不曾記錯,這一年的國史你前後已經修正了五次,如今你可有把握在聖上面前背誦?”

篆修國史是有大綱,且要按規定時間進行完的,而聖上對此事十分看中,有規定的過目垂問時間。

而這一次,本該輪到陸侍講面呈。

陸侍講沉默的搖了搖頭,楊掌院這會兒也覺得有些頭疼,怒其不爭的瞪了陸侍講一眼:

“你也是好大的膽子!竟然用這麽重要的事兒開玩笑!難道便沒有多備一份嗎?”

陸侍講負責篆修的國史之上有幾處存疑,是以這幾日他沒日沒夜的查詢古籍古書這才在早上完稿。

他本想要一石二鳥,是以在送到楊掌院門外時,特意將上面一層字重新描了一遍,這樣疾步過去也不容易幹涸,字體也不會輕易移位。

可誰能想到會出這樣的事兒?

果然是害人之心不可有!

“掌院大人,還請您救救下官吧!”

陸侍講雙目泛紅,他方才最憂心之事,除了名聲之外,便是這即將呈報的新國史。

如若自己不能按時呈交,一個瀆職之罪是少不了的。

“早知今日,你又何必當初?”

楊掌院沒好氣的說著,可卻忍不住思繼續道:

“今日朝上,聖上因為北疆之事大發雷霆,只怕今日這事兒不好解決。”

互市之事,從殿試前至今仍然沒有議出眉目,而今日,北疆又傳來軍報,烏國已經舉國之力組建了一支勢不可擋的鐵騎,如若大盛再不同意,烏國的鐵騎將踏遍涼州。

雖然,烏國的第一次攻勢被抵擋住了。

可,卻是慘勝!

五千將士的血肉,換來了短暫的安寧與和平,成帝如何能不氣?

陸侍講聞言,頓時面色煞白。

楊掌院亦是面色冷凝,這件事處理不好,可不光是陸侍講的事兒,若是聖上要追究,就是他這個掌院都落不著好。

“只是向聖上復述新修的國史嗎?掌院大人,或許下官可以一試。”

徐瑾瑜這話一出,楊掌院隨後擡眼看了過來,苦笑道:

“徐修撰,你不了解聖上,聖上穎悟絕倫,不是可以隨意糊弄的。這三千字的國史,只有幾處謬誤糾正,可卻要通篇背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