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診金夠不夠 ?(第2/7頁)

金老擺了擺手,示意魏璋起來,並告訴他,飛來醫館裏不這樣行禮。

魏璋平時也不拘小節,聽完以後心情微妙地好轉,然後又慢半拍地震驚,金老怎麽會懂大郢話?還能說得這麽講究?!

又是一陣沉默。

魏璋到底是啥都不往心裏擱的人,很快把剛才的尷尬失禮拋到腦後,問金老:“侄兒的診金該怎麽給?”

這……

鄭院長、劉一刀和金老三人互看一眼,給桃莊村民治病不收錢也是迫不得已,畢竟是飛來醫館系統要求救治病人,既然是邀請上山,就只能當作義診。

所以,這幾日各科室尤其是急診搶救大廳的開銷嘩嘩的,鄭院長只有心疼的份兒。

魏勤和魏璋出個門帶這麽多仆人,再加上病情確實危重,診金當然不能免,更何況人家有自知之明,在手術室外的等候區準備了那麽多禮物。

關於收費,鄭院長和金老下棋時就聊過,醫院大幾千人的生活起居,營養科供應科倉庫再大,也只能勉強維持一段時間,還因為事先留了各種植物的種子,可以支配的食材已經不多了。

所以,鄭院長和金老互相使了個眼色。

金老駕駛著電動輪椅,原地轉了一圈。

魏勤和魏璋的視線也跟著打轉,也不知道這樣的椅子要什麽樣的能工巧匠才能造出來?又需要花費多少才能造得如此完美?

魏璋秉持不能讓長者久等的尊老美德:“容我家下人把準備的診金都搬到這裏,三位醫仙們過目,看看夠不夠?”忽然發現仆人都不在身邊,沒人可以差使。

劉一刀拿出對講機:“麻醉科,在不在?”

黑色的對講機不大,聲音不小:“麻醉科在,劉主任請說。”

“讓魏家仆人把箱子都搬到急診留觀一室外面,哦,對了,讓那個小男孩子翻譯順便帶路。”劉一刀囑咐。

“麻醉科收到。”

不到一刻鐘,魏家家仆捧著大大小小的錦盒,在小男孩的帶領下,到達留觀1室外面,看到魏璋示意,趕緊把盒子打開。

在留觀室的走廊燈照射下,閃到了三位老人家的眼睛,以及進留觀室巡查的醫生護士。

兩盒各種雕紋的玉佩共十六枚,兩盒形狀規整的金珠比黃豆大,兩斛珍珠,四盒字畫古籍,六大盒綾羅錦緞,還有麻布袋裝的成串銅錢……

醫護人員們第一次見識如此昂貴且閃瞎眼的診金,對“價值連城”這個詞有了全新的認識。

……

金老內心隱隱抽痛,不管哪一樣放到現代社會都可以坐地起價,可偏偏在醫院裏……只能當擺設,既不能吃也不能用……還占地方。

鄭院長也很無奈,向金老使了一下眼色。

劉秋江主任對衣食住行非常隨意,抽煙厲害而且無辣不歡,吃白米飯都要放一勺辣醬拌著吃。

偏偏營養科管控著所有人的飲食,病人飲食分流質、半流和普通飲食三大類優先,基本都清淡富有營養的。

還有許多特殊飲食,比如低鹽低脂飲食,低鹽低蛋白飲食,或者更加細分的低鈉低鉀低蛋白飲食……總的來說,多清淡的都有。

想要辣醬?那不好意思,營養科沒有。

劉秋江主任連吃了好幾天清湯掛面和白饅頭,終於在進手術室前吃上了“特供飯盒”,味道真心不錯,但沒有一樣菜是辣的!

想吃點辣的怎麽這麽難?!嘴裏都要淡出鴕鳥來了!

醫院裏沒指望,院外也許有希望呢?

所以,劉秋江眼巴巴地盯著那些錦盒打開,然後就是最徹底的失望,盒子裏沒有哪怕一點點可以進嘴的東西!

劉秋江主任很不開心,惡狠狠地瞪著鄭院長,他就不信整個醫院找不出一瓶辣醬!

鄭院長向劉秋江使了個眼色,終於要談到診金這樣正式的事情,別垮著臉!

金老點開電動輪椅的儲物箱,從裏面拿出一份手寫稿紙,展開後遞給受驚過度的魏璋,這張紙是金老、鄭院長、營養科科長和供應科科長聯合換算的收費表。

目前對醫院來說,金銀珠寶雖好,食堂面臨著缺米缺面缺油缺食材等問題更突出;雖然也可以帶著金銀珠寶下山置換糧油米面,但是下山上山的運輸是個大難題,太不方便了。

這張收費表就是診金換算表,把醫院所有的收費項目,換算成米面糧油等必需品,真正做到明碼標價、童叟無欺。

魏璋的表情很空白,應該說是震驚過度後有些麻木,茫然地望著三位醫仙,脫口而出:“仙人不辟谷嗎?”

魏家家仆們同款震驚臉,我不理解卻大受震撼。

金老非常和善地解釋:“飛來醫館沒有神仙,只是醫術精湛而已。”

魏璋信嗎?當然不信!神仙就是神仙,太謙遜了。

魏璋看完價目表的勾選項,命家仆準備文房四寶,席地而坐寫了一封家書,等墨跡晾幹以後交給魏勤的貼身小廝梧桐:“盡快送到主公手上,越快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