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抉擇(第2/4頁)

就在他們三人埋頭數據,每天三餐都由食堂師傅送上門。

為了盡快完成系統的第十二面任務,繼婦產科蘇主任在太醫署開門診以後,皮膚科、口腔科、骨科和中醫科四科室先後也開設了門診,時間與婦產科錯過,保證每天都有門診。

能上山的病人,大多數非富即貴;但在國都城開設門診,接觸到的以尋常百姓居多,更大地豐富了檢驗科的數據庫。

起初,百姓們不敢相信飛來醫館的醫仙們會在國都城內開門診,但總有人忍不住一試,畢竟醫仙們肯定比閭閬醫工靠譜得多。

很快,太醫署門診從最初的一天幾人或十幾人,只用了短短半個月時間,就有人破曉時分開始排隊。漸漸的,每天都有一百左右的病人。

時間在病人越聚越多時,也過得越發快,九月初九重陽節到了。

這一天,醫護們看到門診大樓的巨幅電子屏顯示:“飛來醫館系統第十二項任務,救治病人6000名,完成2200/6000,完成率36.7%。”

鄭院長和金老互看一眼,按照這個進度,除夕夜前湊滿六千病人還是有指望的。

忽然,鄭院長的手機響起一個陌生號碼,但他還是接了,裏面傳出池老的聲音:“鄭院長,麻煩您到宿舍來一趟。”

“馬上到。”鄭院長果斷回答,與金老一起回宿舍。

池老的宿舍裏,崔家立體的大地圖仍然鋪在地上,還加了許多小紅旗以及各種顏色的標記,兩位數據工程師既興奮又擔憂。

“您說。”鄭院長比了個請的手勢。

池老嘆一口氣:“按照推算顯示,國都城或附近在十二月,可能有一場地震,因為我們沒有國都城的地質探測數據,也不知道建築的抗震程度,所以造成的影響無法評估。”

鄭院長和金老驚訝地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好半晌,鄭院長問:“發生概率有多少?”

池老皺著眉頭:“按照這些損毀數據計算,大概有七成。”

“震級呢?”金老追問。

池老有些遲疑,但還是謹慎表達:“裏氏五級以上,當然,醫院和宿舍完全不受影響,這是我的個人觀點。”

得,這下難題就橫在鄭院長和金老面前,要不要把這個消息告訴魏璋或崔五娘,或者直接告訴景和帝?

即使現代有諸多檢測儀器,預測地震的結果也時常有偏差,更何況眼前這個純靠記錄推算出來的結果?

說還是不說?說,該怎麽說?不說,也可能不發生,但如果真的發生,那就是一場毀滅性的災難。

向來樂呵呵的鄭院長,臉繃得非常緊。

金老和兩位數據工程師只是沉默。

鄭院長又問:“池老,您會不會說?”

池老倒是幹脆:“這麽多年來,我都是實話實說,一直如此。有預測準確的,也有失誤的,震級有偏差的也不在少數。”

地震預測本就是難度很大、變數非常多的復雜工程。

“明白,”鄭院長默默拿出手機,想打給魏璋,但手指遲遲沒落在撥號鍵上,又看向池老,“如果真的發生,按嚴重的算,傷亡會有多少?”

池老想了想:“如果發生在淩晨又毫無防備,傷亡會非常慘重,甚至高達數萬人。醫院只有救治病人的能力,直接救災能力幾乎為零。”

“地震產生最多的就是嚴重外傷和擠壓傷,會迅速導致重度感染或腎功能衰竭,救回來的機會不大。”

“地震以後會下雨,增加救援難度,我們能救出來的人更少。按照系統慣例,沒救活的人不算數。”

池老忽然反問:“鄭院長,如果不發生地震,我們能不能按時完成系統任務?”

“應該可以。”鄭院長早就預估過。

考驗人心的問題仿佛從天而降,是隱瞞這個消息,為了完成系統任務回到現代,無視可能存在的大地震,拍拍屁股走人?

還是立刻警示大郢,讓他們提前預防,甚至將百姓遷走,那樣可能就無法順利完成系統任務,而永遠留在這個哪裏都不盡如人意的大郢?

為了離開而隱瞞,還是為了救人而留下?!

從穿越來的第一天開始,醫護們時常面臨選擇,可從未面對過如此尖銳的問題。

不止鄭院長,這個宿舍裏所有的人都覺得頭疼。

“讓我想想。”鄭院長再次長嘆,怎麽會這樣難?

金老卻覺得:“醫院有四千多人,我們不能替他們做決定,投票?”

這種大事情上投票,很有可能造成無法化解的紛爭,說不定國都城還沒地震,系統任務還沒完成,醫院內部就鬧翻了天,發生無法預測的惡性事件。

百人百心,人性最經不起考驗,這件事不止兩難,而是處處難。

鄭院長一次又一次嘆氣:“讓我們都好好想想。”然後走出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