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抉擇(第3/4頁)

之後的每一天,國子監和太醫署的男生們奮力追趕落下的學習進度;太醫署的女生們在強化實踐之中,已經熟練掌握了婦科各種器械的使用方法。

太醫署的門診越發有名,排隊看病的百姓越來越多。

可是,如果發生大地震,永樂宮裏的所有人,國子監和太醫署,甚至醫院之前醫治過的所有病人,為自己、他人或大郢做過的所有努力都會化成一場空,失去所有的意義。

鄭院長、金老和兩位數據工程師,幾乎同時開始失眠,夢裏總是糾纏著關於地震的所有印象。

九月底,鄭院長和金老把“國都城可能發生大地震”的消息,發到了醫院醫護工作大群,單獨屏蔽了魏璋與景和帝。

大群瞬間像炸開了的油鍋,震驚之余就是沉默。

鄭院長發起了群投票,直接分了“必須告知”“不必告知”“不知道”三種匿名選項,48小時過去,沒有一個人投票。

但醫護們日常下班的輕松像被攪散了一樣,每個人臉上的笑容都少了許多。

婦產科、皮膚科、口腔科和骨科四科醫護們更是如此,人總是與人接觸中產生印象和對話,憑直覺了解,從一個完全陌生的人,漸漸知道姓名和秉性,成為一個鮮活生動的、有識別度的人。

日常接觸越來越多,醫護也好,大郢的蕓蕓眾生也好,發現雙方都為了心中的平安喜樂而努力度過每一天。

如果國都城會大地震,那些努力就都是徒勞。

也許是等得太久,崔五娘又親自上山找鄭院長和金老。

鄭院長和金老卻下意識地想回避,因為他們無法直視崔五娘滿是尊敬和期待的眼神,只能暫且回說:“還沒有最終的答案。”

第一次,崔五娘微笑著告辭;卻在之後的幾天,收到了崔家阿兄發來的詢問書信,不得不再次上山。

“欺騙”二字就這樣盤桓在鄭院長與金老的腦海和心頭,日復一日。

十月初十,鄭院長把“國都城可能發生大地震”的消息發到了全院大群裏,仍然屏蔽魏璋與景和帝,是三個選項,以及可能對應的最終結局,再也回不去了。

大群裏說什麽的都有,就像穿越前紛紛擾亂的網絡一樣,除了極少數人當場表示要回現代,更多人是“沉默的大多數。”

所有人都想回現代,可是回現代的關鍵是完成系統的六千人任務,沒有醫護人員,這個任務無法完成;醫護又無法坐視自己救過的病人們死於非命。

更重要的是,下山的醫護們面對無論刮風下雨都一大早來排隊的百姓們,內心的無力感與日俱增,甚至生怕自己一張嘴把大實話說出來:

“別治了,反正很可能突然就死了!”

成了一個無限循環,像無比巨大的陰影阻擋一切陽光。

這種時候,沒有人能獨善其身,沒人能置身事外,誰也說服不了誰,反復虐心。

十月中旬,天氣已經很冷了,離池老預測的地震時間只剩一個多月,離回現代倒計時也只剩六十多天,該做出決定了。

因為預防地震有許多事情要做,通知晚了,準備不足,一樣會死很多人。

十月十八,鄭院長在醫患大群裏放了群消息:“不能再拖了,請盡快做決定,少數服從多數。”

正在這時,刑警老秦說了一大段思路清奇的假設:“俗話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山。病人死了,大郢亂了,完不成任務,我們回不去。”

“退一步來說,我們告訴大郢,他們不願意通知百姓,百姓知道了不願意用預防或避險措施,結果還是一樣。”

“我們終究只是過客,對大郢來說也許非常重要,但也許也不重要。畢竟,我們種花家自古多災多難,分分合合,窮兵黷武過,也被鐵蹄踏破過。”

“這個破系統就是看不得我們閑著,見不得我們舒服,出這樣的難題太特麽不是東西。那我們就選擇告訴,看他怎麽辦?反正我們在這裏也不愁吃喝,還倍受尊敬。”

群裏不少人都發了各種微笑表情包,不得不說,這是事實。

正在這時,從來不在群裏說話的心理醫生莫然,也難得說話:“我分析這個系統的前十一項任務,看似治病救人,其實為大郢的繁榮昌盛鋪設了太多事情,根本就是為了保護大郢而設的。”

“如果我們不說,大郢必定受到重創,與系統任務的目標相違背,前面所做的一切全都白費。”

“我選擇告訴大郢,既然飛來醫館系統有任務屬性,那就只有惟一性,守護大郢。”

這不就是妥妥的“說什麽不重要,做什麽最重要。”

二十四小時後,投票結果出來了,“贊成告訴”的占了89%,醫護裏面占了“100%”。

鄭院長拿起手機通知魏璋和崔五娘,又通知了景和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