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與此同時,其他各州府的情況或與三水府差不多,或有些許出入和麻煩,但春耕之事總算走上了正軌。

三水府境內,凡是有力氣,能幹活兒的,全都在田間地頭。

有用老式犁頭的,有用縣衙新發下來的叫什麽曲轅犁的犁頭的,反正老百姓們覺得拗口,統一叫它犁頭。

這新犁頭是真好用啊。

看著比老式的犁頭要小,但是前邊一個小娘子,後邊一個小娘子,竟然就能犁得很深,換成男子來用,那自然是更快了,從前要翻七八天的地,現在三四天就能翻完。

還有河邊,縣衙帶著人來修一個叫什麽水車的東西,還叫村子裏出一些人,沿著田間地頭挖一尺寬的溝渠,聽縣衙的人說,那叫什麽水車。

修好之後啊,只要水一沖,它就會自己轉,然後把水打到高處的溝渠裏。

誰家田地要澆水,就在對準自家田地的那塊兒扣個口,澆好了再堵上,再方便不過。

最後一件新鮮事兒,就是縣衙裏的人,竟然來教他們怎麽對付蟲子,要是遇到天氣幹,有蝗蟲了,又有什麽方法對付。

孫老漢坐在人群前邊,津津有味地聽著,只覺得現在的日子真是過得比以前有意思,有奔頭多了。

瞧瞧,他還沾了他去參軍的兒子的光,坐到最前邊來了!

趙總旗,孫大力他們將糧種送到後並沒有走,按照曜王的命令,他們將百姓的舊糧種收上來清點一番後,分出一些人送回甘州牧州,他們則留下來盯著今年的耕種。

很快,新糧種栽下去兩個月,天氣也越來越熱,入了夏。

往年這個時候,必得幾場大雨,不僅能把田間地頭淋得濕潤潤的,稍不注意還可能發生水澇。

可是在縣令,趙總旗,孫大力,還有三水府百姓望眼欲穿的目光裏,整整兩個月只下了兩場雨,雨量還不大,經驗豐富的農戶們已經察覺到今年的年景不好,望著田地裏比過去幾十年都粗壯的好苗子皺了皺眉頭。

又兩個月,還是只下了兩場可有可無的雨,縣令和趙總旗等人嘴上都是上火的燎泡,深知已經到了用得上楚大夫說的方法的時候,立即一個村一個村地集結人手,邊鋤草,邊往深挖一點,挖出蝗蟲的蟲卵,全部點火燒了。

又上山砍伐竹筒,花大力氣做成插入泥裏,一點點往下滲水的物件,擡眼望去,漫山遍野的田地裏都插著竹筒,農戶們心疼又焦急地挑著水,小心翼翼地往竹筒裏倒水,只希望這些秧苗能夠挺過去。

而到了八月,正是高粱,蕎麥,稻子開花,掛穗,出漿的時候。

這可是莊稼最緊要的時候,一旦水分不夠,糧食就會減產。

已經侍弄了這些莊稼半年的農戶心全都撲在上邊,誰都看得出來,今年的莊稼哪怕前邊天氣不好,但掛的穗比他們從前種的沉多了,粒兒也多了一半,只要能熟,他們絕對能過一個好年!

但是這天眼看著就是不下雨,仿佛不把這些秧苗折騰死不罷休!

終於,在農戶們求神拜佛,恨不得把血都澆給這些秧苗的時候,高粱,蕎麥,稻子,終於染上了黃色,一根根穗子墜著,風一吹,窸窸窣窣的作響。

孫老漢站在自家地裏,摘下一顆高粱米,放進嘴裏嚼了嚼,手摸了摸高粱杆兒:“好高粱,好高粱啊,大力,叫你哥哥嫂嫂他們過來,收高粱了!”

“好!”孫大力轉身往家走,回來的時候身邊跟著家裏七八口人,全撲向地裏。

旁邊,再旁邊,遠處,每塊田地裏都站著人,都彎著腰,把這好不容易養活,養到現在的糧食一把把割下來……

幾天之後,幾乎所有田地裏的糧食都搶收完畢。

縣令,趙總旗,特地帶著人來到大壩子村,孫大力跟家裏的大哥,一口袋一口袋地稱糧食,一會兒後,聲音幹澀地對縣令和趙總旗道:“大人,我家今年的高粱收了一千八百四十七斤。”

“蕎麥三千五百斤。”

“稻子種得少,要水也厲害,有八百二十斤。”

縣令的臉一下子漲紅,“多少,你再說一遍,多少?!”

孫大力的情緒不比他好多少,道:“高粱四畝地,一千八百四十七斤。”

“蕎麥六畝地,三千五百斤。”

“稻子兩畝,八百二十斤。”

孫老漢一家早在割的時候就呆住了,這會兒望著堆滿的糧食,什麽話也不會說,連手腳都在抖。

突然,旁邊跑來一些村裏人,聲音又大又響亮:“豐收了!我家豐收了!一畝地能收四百多斤的糧食!”

“老天爺啊,這是司農星君縣令,是仙靈大人楚大夫顯靈啊!”

縣令和趙總旗總算回過神來了,兩人對視一眼,從彼此疲倦黑黃的臉上都看到了濃濃的欣喜!

好,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