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第2/2頁)

新糧收上來,曬幹之後要交今年的賦稅。

往年這會兒總愁眉苦臉的農戶們罕見地帶著輕松的笑意,從前他們一畝地累死累活只能收一百來斤糧食,除開賦稅,實在剩不了多少,每家每戶都撐不到年底就斷糧,只能挖野菜,吃樹皮,想方設法活下去。

可今年不一樣了,他們多收了幾倍的糧食,哪怕交完賦稅,也有余糧,他們不用忍饑挨餓了。

而且這還是今年年景不好,秧苗生長受到影響的緣故。

要是年景好,雨水合適,仙靈大人賜下的這些糧種,豈不是能夠種出更多的糧食。

光是想想那樣的場景,農戶們心都是熱乎的。

只盼著曜王早點把那些賊人趕走,他們能過上更好地日子!

只是農戶們想得好,楚含岫卻是知道在未來兩三年裏,幹旱會越來越嚴重。

第二年,優化糧種收成收到的天氣影響更嚴重,一畝地的畝產量在兩百七十斤左右。

第三年,畝產量只有一百五十斤左右。

天氣的影響,對糧食作物來說幾乎是致命的。

遠在平洲與霽州邊界的楚含岫從每次糧餉送來的數量,便知道這影響有多大。

但是他知道,跟上一世的影響相比,這點影響,根本不算什麽。

至少百姓還有一口吃的,至少那些陸陸續續被他們奪回來的州府已經止住了殺人而食的勢頭。

在這兩年間,他和赫連曜他們,見到了不知道多少被啃食,烹煮過的屍骨。

這場歷經三年的天災遍布各處,優化的糧種可以暢通無阻地在赫連曜治下的州府栽種,卻止步於齊國和東來國侵占的地方,這些州府,即受天災,又沒有優化糧種,畝產本就只有一百來斤的糧食數量銳減,說是人間地獄,一點也不為過。

楚含岫和赫連曜都懷揣著一個念頭,趕出賊人,還天下一個太平。

——

夜裏無風,火把的光亮照得腳下的路十分清楚。

楚含岫跟赫連曜並肩走著,幹裂的泥土在腳下發出細微的響聲。

“齊國和東來國,昨日又派時臣前來說和,想讓我們納貢一部分糧種,賠銀若幹,便退出霽州。”

赫連曜道:“他們所想,無外乎我們經受三年戰亂,不會主動挑起幹戈,率軍至齊國和東來國開戰,能拿多少好處就拿多少好處。”

要是拿不到這些好處,他們也不能跟國君,百姓交代,左右都沒有好下場。

赫連曜更不會同意他們的要求,莫說現在連連敗仗的是他們,光是這三年來他們在大越境內的所作所為,每一個大越百姓生啖其肉都不能泄恨。

這是國仇家恨,非血不能平息。

楚含岫望著赫連曜:“您定不會叫他們如願的。”

“不會讓他們如願。”

“齊國和東來國的殘兵舊部皆聚於此,你與下邊的人治理傷員時多加小心。”兩人走到什麽地方,值夜的士兵便自覺地退到一邊。

火光躍動下,赫連曜突然道:“含岫可還記得出征之前,我與你說的那番話。”

“?”話頭一下子從戰事轉到幾年前,楚含岫望著他的神色,想了想,想起他說的什麽事兒了。

從京都出征之前,他在宮內跟自己說,讓自己留在京都。

一眨眼三年過去,眼看著戰事就要結束,他突然提起這事兒,就好像是……防止自己跑路一樣。

楚含岫忍不住摸了摸鼻子,“戰事緊要,曜王趕緊回去休息吧。”

“含岫。”

“下官告退。”楚含岫權當沒聽到了,腳步一轉往自己的營帳溜去。

哪知道就像老天爺故意讓他躲不過這件事一樣,剛走到營帳門口,赫連澤的聲音在身後響起:“含岫?”

“你不是跟我大哥一起的嗎,怎麽只有你一個人回來,我大哥呢?”

楚含岫腳步一頓,回身望著赫連澤跟閻天闊:“曜王走得慢一些,我就先回來了。”

趕緊轉移話題:“你們這會兒來可是有什麽事?”

赫連澤立即就把自家大哥放在腦後了,撓了撓後腦勺道:“我後背有些疼,我自個兒覺得不礙事兒,老閻愣是要我來找你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