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我失誤了

平行大回轉的專業賽道很長,雪道垂直落差大,坡度自然也非常陡,運動員保持高速滑行的同時還要貼雪過彎繞過28個旗門,中間不可以錯過或者撞倒旗門,否則就會被視為犯規直接出局。

這個項目對刻滑技術的要求相當高。

刻滑,顧名思義就是用雪板的兩個邊刃在雪地上刻出痕跡呈S狀滑行,通過換刃和立刃來減少雪板與雪面的摩擦,從而使滑行速度更快,壓彎更精準。換刃,即前刃與後刃交替使用,換刃過程中雪板與雪面會形成夾角,角度則取決於身體的傾斜程度。

杞無憂看著徐槐彎腰調整好固定器的站位,戴上手套。他用的雪板還是那塊常用的公園板,而不是競速類的刻滑板。

選擇一塊合適的雪板對於比賽來說尤為重要,雪板不能太軟,否則換刃立起雪板的時候會不穩定。

用這塊雪板比賽對徐槐來說比較占劣勢。

“槐哥,”杞無憂問他,“你不換塊雪板嗎?”

“不用。”

徐槐又問譚漣:“譚哥要不要當裁判員?”

譚漣擺了擺手,“當不了,我給你倆錄視頻吧,我們這兒的無人機智能跟隨不一定能跟上。”

對於孰勝孰負,雖然他心裏早有定論,但還是挺想跟上去近距離地看一下這倆人的比賽過程。

手裏拿著無人機負責拍攝的小姑娘聽見譚漣的話目瞪口呆,她不太了解平行大回轉的比賽路線,所以就給無人機設置了自動跟隨模式。智能跟隨都跟不上的速度,那得是有多快?

杞無憂卻很理解。

就像他以前玩長板速降,滑行速度超過70公裏每小時,再加上高度陡降,所以無人機的智能跟隨模式經常會失效,最後只能使用手動模式,需要有人專門拿著遙控器操縱,才能讓無人機跟上他的速度。

徐槐本想請雪場的工作人員幫忙裁判,卻聽人群裏有個粗糲的男聲道:“我來我來,我有證兒!”

說著,從手機相冊裏翻出一張照片。

雪友們圍上去看,高山滑雪超級大回轉二級裁判員證……

倒也用不著這麽專業吧。

萬龍雪場還真的是臥虎藏龍。

兩人站上出發台,一切準備就緒,出發指示燈亮起。

“滴、滴、滴——”

伴隨著最後一聲提示音落下,紅藍賽道上的兩道身影風馳電掣一般從高處俯沖而下。

板刃不斷交換摩擦雪面,在兩人身後卷起一陣又一陣飄飛的雪霧。

譚漣手持GoPro,跟在他們後面錄視頻,他不像他們那樣正兒八經地練過平行大回轉,只能勉強跟得上他們的速度。

“你倆悠著點啊!”譚漣高聲朝前面喊。

又用正常音量抱怨道:“我操,這咋剛出發就沒影了呢?”他連忙集中注意力加速跟上。

杞無憂的爆發力很強,從出發時就占據了優勢。到達第一個計時點的時候,他已經領先半個身位,然而等到下一個旗門過彎,轉瞬之間,徐槐就追了上來。

沖過被陰影覆蓋的雪坡,從暗處轉到了亮處。

男人修長的身體隨著過彎換刃而傾斜,板刃立得極高,雪板與雪地接近垂直。他上半身軀幹保持不動,腰胯、膝蓋、腳踝同時發力,連續地通過擰轉反弓繞過蜿蜒賽道上的旗門,姿態靈活又輕盈,展現出極高的控制力和柔韌度。

兩人身形變換交錯,領先的位置也不斷發生著變化,令人應接不暇。

“救命,這也太快了吧!”

“我靠,沖線了沖線了啊啊啊!!!”

一轉眼的功夫,比賽就結束了,有些雪友甚至還沒有反應過來。

“所以是誰贏了?”

“……這誰能看得清啊。”

比賽全程時間還不到一分鐘。

肉眼看到的畫面是,兩人繞過最後一個旗門,幾乎同時身體前傾下彎,沖過了終點線。

徐槐緩緩減速停下。

而杞無憂則因為沖得太猛,到終點時速度還沒有完全降下來,一個猛刹急停,雪板側翻,搓起大片的雪霧。

他索性躺倒在一片皎白的雪裏,大口喘著粗氣。

“小杞,沒傷到吧?”

徐槐大步走了過來,摘掉雪鏡,那張英俊的臉在杞無憂眼前慢慢放大,仿佛由虛變實的變焦鏡頭,好像在眼睛裏變清晰。

“沒有。”

杞無憂胸口還在劇烈起伏著,內心卻一點一點平靜下來,仿佛飄浮在輕盈似霧的雲端。

“槐哥,我贏了嗎?”他望著徐槐的眼睛。

“嗯,你贏了!”

徐槐笑著看他,眼底雪色與暮色交融,映出琉璃般的光彩。

天快要黑了,溫度降低,周遭空氣明明是冷的,寒意刺骨,杞無憂卻感覺地上的雪熱得發燙,天邊夕陽也快要融化,像橙子味的冰淇淋。

徐槐伸出一只手把杞無憂從地上拉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