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流量密碼

反腳出發。

杞無憂上的第一個道具依然是那條閃電杆,呈折線式,像樓梯扶手一般,上下兩段連接在一起。

助滑起跳,身體繞縱軸向左旋轉,內轉540,而後橫板上了第一段杆。

板中精準地落在杆上,底部與鐵杆摩擦。

“當啷——”

發出令人牙酸的金屬撞擊聲。

“當啷——”

又一聲清脆的撞擊,雪板陡然下落到第二段,外轉360下杆。

“酷!yoyo的滑行速度既快又穩,”解說員對杞無憂的欣賞之情溢於言表,短短一天時間就換了個稱呼,“非常酷的呲杆!”

雪板繼續向前滑動,即將來到第二組道具。準備起跳時,杞無憂做了一個出人意料的動作。

他既沒有選擇上梯形箱,也沒有上那條難度略高一些的弧形半管,而是微微調整了板頭方向,在陡峭的雪坡最邊緣起跳。

觀眾區頓時爆發出一陣驚呼。

杞無憂身體傾斜90度,同時後空翻一周,雪板沿著道具旁邊的雪墻迅速滑過去,輕盈地在墻尾踏躍而起,找準角度,身體旋轉,又是一個內轉540!

仿佛一陣凜冽的風掠過高墻,少年飛檐走壁,身形如電,整個過程不過轉瞬之間。

滑雪板飄然落在雪地上,身後的雪墻壁上留下一道鮮明的直線刻痕。

“哦天哪!”解說員顯然也被杞無憂剛才的表現驚到了,遲滯了好幾秒,才猛地提高音量道:“他沒有上中間的兩個道具,而是後空翻360跳到了雪墻上,從墻壁上滑過去,然後540落地,很新鮮而且大膽的嘗試!”

雪墻是一面由密實的雪堆成的墻壁,與地面幾乎完全垂直,滑手是可以在上面做出一些花式動作的,但墻壁與下一組道具的距離設置得比較遠,力量、速度與角度都不太容易把控,出於上述因素考慮,本場比賽中暫時無人這樣嘗試。

杞無憂是第一個跳到雪墻上的滑手。

相比於測試賽時,他進一步提升了動作難度,除了旋轉方向與圈數、正反腳的變化,還改變了路線的編排,使得整個滑行過程更具風格與創造性。

中方與外方教練們為杞無憂的這趟滑行操碎了心,鉆研了很長時間,力求把他目前的技術水平與身體控制能力發揮到極致。尤其是在路線的規劃上,徐槐為他提供了許多想法和創意。

接下來的跳台區,他分別跳了兩個1260和一個1440,每個跳台都采用不同的方向與抓板動作,全程流暢自如,沒有出現過任何失誤。

解說員又是一頓浮誇的彩虹屁把杞無憂吹上了天,儼然已經成為了他的粉絲。

出了賽道,杞無憂抱著雪板站在選手休息區等待裁判的打分結果,有鏡頭對準他,相機後面的攝影師朝他比手勢,示意他給個眼神。

杞無憂冷冷地瞥了一眼鏡頭,很快便收回了目光。

“小杞!”

聽見熟悉的聲音,杞無憂始終緊繃著的神情忽然松動了些,轉頭往身後看去。

徐槐從旁邊的快速通道裏飛奔過來,笑意盎然地向他招手。身後幾步遠,跟著同樣在等待排名的田斯吳,只是他的步伐與徐槐相比慢了許多。

“Run1,20號選手Wuyo Qi的最終得分為──”現場播報員的聲音倏忽間令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大屏幕上,鮮紅的分數閃出來,定格在80.50。

在已上場的選手裏暫時排在第九名。

“第九名啊,穩了穩了!”田斯吳立刻激動地喊道。

預賽只比兩輪,為了避免出現意外,保險起見,滑手們多半第一輪就發力,展現出自己的水平,幾乎沒有保存實力留到第二輪逆襲這一說。

在第二段排名第九就已經可以說穩進決賽了。

然而杞無憂卻撇了撇嘴角,對這個分數不太滿意,比預想中的要低一些。他心裏清楚,除了在第二組道具上雪墻的表現比較亮眼之外,其他都中規中矩,他在跳台區的難度系數不算很突出,總體來說動作還是比較常規的,所以裁判綜合評估後給出的分數並沒有那麽高。

徐槐察覺到他的情緒,摸了摸他的頭,柔聲道:“看來裁判打分有點嚴格,以我的標準,應該會打到85分左右。”

田斯吳贊同:“是啊,我們在這個項目上能進決賽就已經是創造歷史了!你不要對自己的要求太高了,保持平常心。”

在安慰人方面田斯吳也是有些心得的,“也不能一口吃成個胖子啊,你練單板才一年,跟人家練了十幾二十年的比,比成這樣已經很牛逼了好嗎?我說真的,你剛才的表現,Jake Burton看了都得誇一句天才!”

排在杞無憂後面的幾位選手依次上場,第1輪比賽結束。

幾分鐘後,裁判房的全部工作都已完成,廣播裏開始播報兩段選手的最終排名。杞無憂的名次都沒有變動,依然是第九,而田斯吳則往後掉落至第十二,只下降了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