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冬奧會(中)

賽道頂端,一抹亮眼的紅色吸引了所有人的視線。

“如果沒記錯的話,這應該是無憂第一次在比賽中穿紅色的雪服。他站在雪長城上,身穿中國紅,在中國的這片土地上,書寫屬於他的奇跡!”

那道紅色身影從城墻上跳起,直直地俯沖而下。

“好,他出發了!讓我們來看看他會在道具區做什麽動作。”

由於是從城墻上起跳,杞無憂的初始速度前所未有的快。這些天,在徐槐的指導下,他訓練時著重練習對速度的把控。

跳下城墻後,他第一時間控制住了腳下的滑雪板,借助充分積蓄的勢能沿陡坡向下滑行,飛速跳上第一組道具。

正腳外轉270上了左邊第一段弧形扶手,橫滑過杆,接著杞無憂飛身跳起,一個跨越式的gap滑下第二段斜向下的鐵杆,身影劃出一道弧線,中間形成大大的跳躍空間,跨過了這段上下連接的道具。雪板板頭落在道具尾端,與鐵杆摩擦,發出清脆的撞擊聲,外轉540下杆,整套動作一氣呵成。

“道具之間的transfer非常出彩,銜接流暢,”解說員分析完,感慨道:“卷起來了,第一組道具就這麽高的難度……”

第二組道具,杞無憂果斷而敏捷地跳上了右邊的屋檐,空翻兩周滑下,同時後手抓後刃,stalefish的抓板動作。

道具區的滯空時間非常短,許多滑手都來不及做抓板動作,但杞無憂的速度足夠,不僅有時間做,還做得相當清晰漂亮。

“本輪第一個在屋檐道具的抓板動作,很強的加分項!”

最後是同樣具有中國特色的第三組道具,瞭望塔之上的懸空炮筒型鐵杆。

內轉540下,左手抓前刃,板尾高高揚起,杞無憂拉起雪板跳躍的同時,右手倒立支撐在道具上,憑借慣性穩穩落地。

“handplant!杞無憂做了一個handplant手倒立 的動作!這個動作是由滑板演變而來的,速度一定要很快,才能夠拋飛起來令手觸碰到道具……真令人意想不到啊!”

杞無憂在道具區的每個動作設計都非常花哨吸睛,令人眼前一亮。

轉眼間來到跳台區。他的滑行節奏極快,以反腳的形式進入第一組跳台。

在跳台上需要有足夠的高度和滯空時間來完成空中的技巧動作,從道具到跳台,速度是需要越來越快的,但具體需要多快並沒有一個準確的標準,因人而異。

兩個對稱的鯊魚鰭小跳台,杞無憂選擇了左邊,後刃起跳,完成內轉動作,身體反擰到極限,打破了常規的人體旋轉慣性。

“哦,他用的是雪板後刃起跳,hardway的起跳方式,看來,無憂是想在第一輪就拿出最高難度啊,很大膽,”解說員對他的戰術下了定論,

“這是一個完成質量非常高的反腳內轉rodeo1620,indy抓板。”

杞無憂在空中維持著indy抓板的動作,隨著重力作用逐漸下落,身體自然地舒展開,輕盈落地。

“漂亮!太穩了!”解說員稱贊道。

第二組跳台,一個正向跳台兩個側邊跳台,像駱駝背一樣高低不平,沒有絲毫猶豫,杞無憂選擇了側邊跳台,轉彎從側面起跳。

這個位置比較刁鉆,調轉方向時減速容易導致速度不夠,轉不了太多周數,而且還有側滑摔倒的風險。所以資格賽時很少有人選擇跳這個跳台,為數不多從側面起跳的滑手都出現了失誤。杞無憂卻相當有把握。

他淩空飛躍跳台,身體沿縱軸高速旋轉,同時前手抓後刃,內轉平轉1800,高度數的平轉動作。

高度數的平轉在某種程度上比偏軸轉體更難。對於角度的把控要求更高,落地也需要極強的控制力,滑手需要在落地的瞬間克服物理慣性,停止旋轉,使雙腿與板刃牢牢地刻住地面。

“backside1800!落地完美!無憂,加油,最後一跳保持住!”

只要杞無憂最後一個跳台能平穩落地,哪怕降低難度,也一定會得到非常可觀的分數。

杞無憂全速滑行,接近最後一個跳台。

“來到最後一個跳台了,無憂會做什麽動作呢?”解說員語速加快,心也跟著狠狠揪了起來。

第三個跳台的規格最接近常規的大跳台,運動員能夠旋轉的周數相比於前兩個跳台也會更多。

迎面吹來凜冽寒風,杞無憂瞳孔微縮,定住心神,彎曲雙膝蓄力,在飛出去的一瞬間騰空而起。

跳至最高點,就在這一刹那,陽光恰巧打在他身上,仿佛給他鍍上了一層金輝。

他順著旋轉方向抓住了後刃,旋轉速度快得令人眼花繚亂,360、720、1080、1440……

強大的體能足以支撐杞無憂高質量地完成三個跳台動作,最後的落地非常非常遠,落到了著陸坡的藍線以外。著陸時的沖擊力劇烈,但他穩住了身形,重心沒有絲毫偏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