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冬奧會(下)

單板坡面障礙技巧的這枚金牌對於中國單板滑雪來說意義非凡。鋪天蓋地的宣傳與報道,一夜之間,仿佛使得單板滑雪從一項小眾運動變得人盡皆知,杞無憂本人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度。大量的采訪邀約蜂擁而至,隊裏幾經斟酌,最後只給杞無憂接了幾個官媒的采訪,其他的都要等到大跳台比賽結束再說。

奪冠後,杞無憂並沒有太多的時間慶祝,坡障決賽結束的一周之後,就是大跳台預賽。第二天下午,他就匆忙從崇禮趕往北京首鋼園,再次投入到緊張的訓練中。

大跳台公開訓練日,總局和冬運中心的幾位領導親自到場觀摩杞無憂的訓練。前來拍他的媒體也更多了,幾乎要擠滿整個媒體區,期待杞無憂在大跳台上奪冠的呼聲越來越高,好在有徐槐幫他隔絕外界幹擾,讓他專心準備接下來的比賽。

大跳台資格賽的賽制與決賽相同,共有三輪滑行,取兩個不同方向的最好成績相加作為最終得分,這給了滑手更多試錯的空間。

2月14日上午10點,首輪資格賽在北京首鋼大跳台“雪飛天”正式開始。

矗立在群山之間的大跳台雄偉壯觀,一旁灰色的冷卻塔上印有冬奧會會徽、奧運五環與beijing 2022的標志,整體設計充滿了現代感和工業化元素。

杞無憂排在第十位出發,這個順序位於中間,不早不晚。

他橫板站在出發台上,擡頭晴空萬裏,低頭白雪皚皚。

轉播鏡頭掃過對面的看台區,烏壓壓坐滿了人,觀眾們手裏揮舞著國旗,還有一些人高舉著杞無憂的應援牌。杞無憂的領隊、教練、隊友以及隊裏的工作人員,也全都來到現場為他加油助威。

“他的最終得分是——82.46分,哇哦,很不錯的分數,”解說員念完上一位選手的分數,停頓了下,“下一位即將出場的選手是……啊,我聽到大家的歡呼了,沒錯,他就是中國選手杞無憂!”

大屏幕上出現了杞無憂的背影。

他換回了他的標志性黑色滑雪服,但並非純黑色,手臂與大腿外側有湖藍色的色塊,外面套著一件寬松的號碼衣。

與坡面障礙技巧的號碼衣相似,湖藍色與白色漸變,上面是奧運五環,下面是Beijing 2022 的字樣以及號碼。

風聲獵獵,號碼衣衫灌滿了風,被吹得鼓起。

鏡頭切換到正面。雪鏡遮擋住杞無憂的眼睛,即使看不清他臉上的表情,也能感覺到他站在賽場上的冷靜和沉穩。

“他已經站在出發台上做好了準備,不過這會兒的風有點大啊,希望不會影響到無憂的發揮。”

比起下雪,賽場上的滑手更害怕的其實是刮風。

雪會無差別地對每個人造成影響,而風卻是一種變數,誰也不知道下一刻風會往哪個方向吹,又會吹多久。也許你滑下去的時候風往雪道上吹,落地時又會往反方向吹。

前幾位出場的運動員中,有四位成功完成了1800的A類動作,表現非常出色,給後面出場的選手帶來了相當大的壓力。他們的得分都在80分以上,確保了一輪的有效得分。滑手在前面越早成功,到後面兩輪的壓力就會越小。

徐槐和杞無憂原本的計劃是第一輪跳反腳1800,先穩定一個b類動作的得分,後兩輪再根據其他滑手的表現調整自己的難度。

可面對這樣的大風天氣,別說上難度了,只要能在雪面上站住就是成功。

第一輪,穩妥起見,杞無憂選擇的正腳外轉三周偏軸轉體1620的A類動作,成功落地,但由於難度系數不夠,僅得了73.25分,在所有出場的選手裏位列第八。

得分一出,全場嘩然,看台區的親友團也坐不住了。

“哎,分有點低了,A類動作應該跳難一點的……”王飛躍不太清楚這是不是徐槐的戰術安排。

“可能是風太大了影響發揮,所以他第一輪想穩一點,先確保能成功落地吧。”宋也說。

受天氣影響,後兩位上場的選手也都沒有挑戰更高的難度,其中一個落地摔倒,最後的分數還不到30。

不過這陣風似乎很快就刮走了,接下來上場的選手又開始輪番挑戰1800甚至1980。

“下一位上場的選手是昆騰,這是一位我們非常熟悉的運動員,人氣很高。他今年33歲,在單板滑雪的賽場上可以稱得上高齡。在他的職業生涯裏,一共參加過36場世界杯,拿到過16枚獎牌……”

昆騰也出現了失誤,從起跳開始,他的空中動作就沒有控制好,旋轉失衡,空中姿態發生變化,落地時雪板呲雪嚴重,沒能站穩。

屬於重大失誤。

第一輪滑行結束後,杞無憂的排名掉落到第十四。

“剛才的風的確對無憂產生了影響,在這種情況下,降低難度是最穩妥的選擇,”公布完名次,解說員又說道,“不過沒關系,無憂的實力遠不止於此,他在為接下來的兩跳保存體力,讓我們繼續期待他接下來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