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96章、再見陳識(第3/3頁)

很快,蘇乙就做好了準備,一邊活動手腳,一邊對陳識道:“我這一身功夫其實很雜,柔術、拳擊、摔角、泰拳,一鍋燴。但全是國外的東西,沒有咱們華人的傳統功夫,這點一直讓我很遺憾,其實我之前一直都懷疑,咱們國人的功夫,到底能不能打。”

陳識倒是沒有因為蘇乙的話生氣,因為不光是蘇乙懷疑,這年頭兒,懷疑國術能不能打的人多了去了。

別以為現代對傳武的質疑聲很大,在公認的民國武術黃金年代,國人對武術的質疑聲更大,甚至形成一股極大的浪潮。這種質疑不單是一種懷疑,更是國人自古以來骨子裏對武人的輕視和否定。

雖然在現代國人談到傳武時喜歡用“源遠流長”來形容,但縱觀五千年上下,武人何曾有過地位?

自漢代“獨尊儒術”使得儒家地位獲得尊崇,華夏便長期處於重文輕武的文化中。

武術,一直都為主流的士大夫社會所不屑,習者多為農民、郎中、走南闖北的手藝人,活著就是寺廟、道觀裏的和尚道士,這些都是被視為不入流的團體。

武術不但在承平之世不受士大夫和權貴階層看重,即使是在需要殺敵立功之人的亂世,領兵打仗的將領們也壓根就不看好這類所謂“武術家”,尤其是那些神神叨叨的武林高手。

明朝的抗倭名將戚繼光在其《紀效新書》中就對當時前來投效的所謂少林高僧一類人印象極差,認為他們根本不堪用,後來仿效戚繼光練兵的曾國藩,同樣對這種人敬而遠之。

文人不愛,軍人又不屑,武人們為了改善自己的地位,向主流社會靠攏,也為了吸引更多民眾習武,於是開始給自己的拳法創設一套建構於陰陽五行之類的體系,再附會上歷史名人及各種傳奇故事,於是就形成了諸多門派。

你看現在的武學門派,這個的祖師是趙匡胤,那個的祖師是嶽飛,甚至還有追溯到三國時期認關公為祖師的。但凡這些人在天有靈,只怕也會一臉懵逼。

這都哪兒跟哪兒?根本不挨著!

之前提到過,民國武術為什麽會突然曇花一現,其實最早提出“中國之武士道”的人是梁啟超,當時清末“弱者當為強肉,愚者當為智役”的思想盛行,一部分有識之士寄希望於中華民族的尚武傳統,希望以古代俠士之風重振國民精神。

但武術帶給一個民族的,不是自信,而是自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