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顧同

與陳萌道別之後,陳巒回鄉的路就剩半程了。

祝纓依舊像前半程一樣隨侍左右,陳巒與她之間的稱呼也變成了“伯父”和“三郎”,陳萌的兩個兒子張口也都是“三叔”或者“叔父”之類。

他們的家鄉與祝纓南下的路不是全順,到了差不多的地方陳巒一家就要拐彎回去了,而祝纓還得照著官道一路南下。如果祝纓只有自己幾個人、兩輛車,一路把陳巒送回去她都樂意,可惜不能。

這一天到了岔路口,陳巒道:“終是到了分別的時候啦,往前走,莫要回頭。我對大郎也說,且不要回京,你也一樣。”

祝纓道:“是,小侄一定謹記在心。”

陳巒語重心長地道:“將你召回來的那件官司,本來是一件大事麽?不大。一旦有人借機生事,立時就從大理寺自查出去到了禦史問案。這樣的事情一直都有很多,不過以前沒落到你頭上罷了。以後落到你頭上的機會可就多了,防是防不住的,要能應付才行。要怎麽應付呢?你勢單力孤,什麽事兒都要親力親為可不行。光靠著鄭熹也不行,得有自己人。”

祝纓道:“是。就像蓋房子,過硬的政績是磚石木料,怎麽建起來還要看人工、圖紙、調度,乃至於地基合不合適建高樓。不能說哪一樣不要緊,但也不能只靠哪一樣。”

兩人頗有點依依惜別之情,陳巒心道:怪不得王雲鶴願意提點他。

我可真是老了,總是感慨,他想。最終吞下所有的嘆息,振奮精神道:“去吧!海闊天空!”

“伯父保重。來年進京,我再來看您。”

陳巒笑呵呵地道:“好。”

祝纓目送他的車隊拐入了另一條官道,漸漸變成了一條線、一個點,才回頭說:“咱們也該接著趕路了。”

…………

押糧官一路也算開了眼了,莫名其妙地就跟丞相一路走了這麽久,雖說是個休致的丞相,那也是以前沒見過的。雖說一路上也沒能跟陳巒搭上幾句話,畢竟也跟這樣的大人物交談過幾句。

最最要緊的是,祝纓還能抽空關心一下他這一路的待遇問題,押糧官就覺得祝纓挺懂事兒。私下與押糧的吏卒們說起時,也要說:“難怪年紀輕輕就能這麽吃得開,確實有點本事。”

吏卒民伕往日押運糧草吃住沒有現在這麽好,但是可以小賭、可以偶爾醉酒——這個可能會被押糧官打。也占了些便宜、也有不便的地方,總的來說也都還算滿意。

直到祝纓送走了陳巒。

當天晚上,祝纓找到了押糧官,客客氣氣地說:“老兄,商量個事兒。”

押糧官對她印象頗佳,道:“不敢不敢,祝大人只管吩咐。”

祝纓道:“還要辛苦一下弟兄們,明天開始咱們得走快一些了。不然路上就要遇到雨水了,南方的雨水一下大半個月,道上泥濘難走,到時候可要受罪了。”

押糧官很關切地問:“這麽艱難麽?”

祝纓道:“越往南越不好走,濕熱,要麽怎麽說是煙瘴之地呢?”

押糧官這些日子看著祝纓一點也不擔心的樣子,南下回福祿縣看起來十分輕松,看不出絲毫的怨言。直到祝纓提及才想起來,哦,煙瘴之地,還真是的呢!他有點緊張地問:“可有什麽妨礙麽?”

祝纓道:“接下來幾百裏還行,再往前就要留神了。等到了福祿縣,如果趕上了雨季,你們就先在我那裏歇幾天休整一下再走,三、五天的飯我還是管得起的,我再給老兄你出個文書說明天氣不好,你捎回去。”

押糧官道:“好!”

祝纓又與他拿出路線圖來,二人商定了之後的安排。祝纓也從押糧官這裏學到了一些東西,長途押運又與她攜眷赴任不同。官員赴任,損壞了的車輛馬匹驛館裏能很快修復、補上,大隊的押運由於體量巨大,有時候損耗過多驛館沒有提前準備會來不及,就要滯留比較長的時間。馱馬生病、人生病、車輛損壞、運送的物品損壞等等情況都是會有發生的,都要有預案。

押糧官道:“咱們是官差,馱馬路上有補,人就不一定了。頂好往大驛站宿的時候找大夫配點藥,有人染病就及時一劑藥下去,車輛也要及時修補。否則到了小驛站又或者荒地裏就難辦了。這樣的長途是許損耗人的,可損耗太多也不好交差。”

祝纓連連點頭,到了下一個驛站,讓人又弄了點木匠家什、一些木頭捎上,以備途中出現意外之類,簡單一點的問題她順手就能給解決了。

押糧官看了,更添了一點佩服,心道:這心是夠細的。

祝纓之心細仍不止於此,不用管陳巒了,她就有功夫將運糧隊仔細巡查一回。押糧官陪著她巡查,道:“祝大人放心,咱們這一趟吃好喝好,再沒有敢醉酒誤事的。”祝纓將這些人看了,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