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查探(第3/3頁)

祝纓接了過來,問:“鄭相公還好麽?”

“除了冼相公,一切都好。”

祝纓笑了笑,又問鄭府其他人:“夫人安好?”

“也好,正在張羅二娘的婚事。”

“哦?哪家才俊?”

“是阮家的公子。”邵俊答完,眼睛盯著信。

祝纓一挑眉,邵俊有點緊張,道:“鄭相公說,請您看完信,給一回信。”

祝纓道:“有事?”

邵俊小聲說:“為了鹽的事……”

祝纓慢慢拆開信,只見鄭熹寫的與陳萌寫的差不多是同一件事,連順序都差不多,只是措詞有些不同而已。鄭熹沒有過多的寫京城的形勢,只寫祝纓的學生們都還安好。然後也是借鹽價,讓祝纓不要再搞事了。

害他也天天挨罵!也就祝纓離得遠不知道,反正吧,她因為大理寺的經歷,已經開始被罵“酷吏”了。

祝纓歪歪嘴,樂了:“還有這說法?”

邵俊道:“酷吏可不是什麽好名聲呀。”

祝纓搖了搖頭:“你不懂,罵就罵吧。信,過兩天給你。”

“是。”

邵俊也不知道她是個什麽章程,再問,祝纓也不告訴他。祝纓對自己身邊的人一向有耐心,也愛教,對會傳話的邵俊就沒有這樣的寬容了。她也不給邵俊解說,由著他一頭霧水地走了。

邵俊是安心要把這個山城看個遍,回去好有話說的,也匆匆辭說,號稱要買些好玩的土儀帶回家給母親、妹妹。

祝纓道:“要付錢。”

邵俊沒想到她會冒出這個話來,只得反射性地答道:“會的。”

然後茫然地出了府,心道:這是什麽意思?

……——

邵俊不明白祝纓,然而此時,京城中卻有一個人正在述說自己的見聞。

冷雲、李彥慶返京了,他們在途中才知道祝大死了,但調頭回去吊唁也是不可能的了,兩人只好按照原本的計劃先回京。

冷雲,誰也不指望他能幹出什麽大事來,他只要與祝纓敘個舊,糊弄著,好讓李彥慶能夠仔細觀察就行了。

李彥慶也不負所望,在政事堂裏將所見所聞都說了,最後說道:“她更願意與‘諸獠’相處,小小的山城裏許多種語言亂飛,客館的差役裏就有分別來自不同的三個族屬的獠人。”

冼敬問道:“她還有什麽志向?會不會……”

李彥慶知道冼敬的意思,搖了搖頭,道:“我以為,祝子璋現在自己還沒有‘書同文、車同軌’,她應該會很克制。甘縣在西,我看她接下來會更往深山,而不是出山。冼相公,她是朝野公認的能臣幹將,心中自有判斷,不會失智到挑釁朝廷的。”

鄭熹又問鹽務,李彥慶道:“她確實關懷民生,不愧是能做丞相的人,沿途所見各州縣,皆不如她。相公,還請憐憫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