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第2/3頁)

明知自己將成為傀儡,萬事不能自主,還要時時刻刻面臨威脅,日子過得膽戰心驚,象征天子的印璽忽然變成了燙手山芋。

曾經夢寐以求,如今他只想遠遠推開,根本不想捧到手裏。

可惜天不遂人願。

天子指定繼承人,四大諸侯沒有阻攔,其余人也不會表示異議,這個王印他接也得接,不接也得接。

想要謙虛禮讓,王子盛和王子歲卻先一步向他疊手,堵住了他沒能出口的話。

“拜見王上!”

王子典手捧王印,耳畔嗡嗡作響。比起榮登大寶,他更像趕鴨子上架,滿心苦澀,嘴裏都能嘗到苦味。

他親眼見證喜氏被困上京,如今風水輪流轉,他竟也成為局中人。

不同的是喜烽兄妹能為復仇而活,他的前路卻是一片黯淡。

自此往後,他注定困在王座之上,成為一尊不折不扣的傀儡,諸事都要聽人指揮,再不能自決。

“參見陛下!”

王子典成為新王,諸侯氏族紛紛見禮,甲士手撐兵刃單膝跪地。

這一幕無比震撼,王子典的神思有片刻恍惚,心情震蕩,轉眼又被拉回到現實。

想到父親的下場,看向強勢的諸侯,他不得不提醒自己,今後的日子恐將艱難,謹小慎微才能存身。

“諸位請起。”

不同於歷代天子登位,沒有禮樂,沒有祭祀,不舉行盛大的儀式,這場王權交替簡直兒戲。

尋常情況下,上京貴族必然要跳出來,痛陳王子典和諸侯不守禮儀。

但在現下,禮令和介卿帶頭參拜,毫不掩飾自己的立場,余者不想做出頭椽子,更不想冒著丟命的風險去講究什麽禮儀,索性從眾下拜,動作幹脆利落,毫不拖泥帶水。

山呼聲響徹殿前,象征上京有了新主。

事情到此仍不算完。

遇上林珩的目光,天子心知逃不過,頹喪地閉了閉眼,短暫沉默之後,開口道:“吾有過,愧對良臣。今日禪讓,即離上京。此後流徙四方,風餐露宿以贖罪。”

若非逼到絕路,天子絕不可能說出這番話。

奈何形勢逼人,如果他不能擺正態度,未必能活著走出上京城。諸侯不能明著對他下手,暗地裏有千般手段讓他死得無聲無息。

“報應,一切都是報應。”

突然間,他想起執政臨死前的話。

行惡注定要償還。

天理昭彰,報應不爽。

既然做出決定,天子便無意多留,哪怕身上帶傷也堅持要立刻啟程。

今日諸侯齊聚上京,來不及在途中設伏兵,延後幾日將會如何,他不敢去賭。

“吾今日就走。”天子,如今該稱廢王,命侍人擡起自己直接離宮。

見他堅持要走,林珩等人也未阻攔。

“讓行。”

彼時夜色將盡,天邊曦光微露。

火把將要燃盡,焰心跳躍幽藍,色澤妖異。

大軍如潮水分開,讓出通向宮外的道路。

侍人擡起矮榻穿過人群,兩名良醫邁步跟上。他們非是真心想走,無奈世代在宮內為醫,死生系於王族,就算是為家人和族人考慮,此時也必須追隨廢王。

一行人經過貴族面前,天子環顧左右,貴族紛紛視線躲閃,無一人願意隨他流亡。

王族躲在貴族身後,都是不言不語,明顯不願離開上京。

廢王嘆息一聲,頹然收回視線,任憑侍人將自己擡出王宮,一路都沒有回頭。

至宮門前,已經有奴隸備好馬車。

單馬牽引,車廂簡陋,與舒適完全不搭邊,好歹能遮風擋雨。

侍人將廢王移到車上,兩名良醫也坐了上去。余下除了車奴只能步行,依靠雙腳走出上京。

馬車穿過城內,沿途未引起太多注意。

全因城民畏懼諸侯大軍,全部藏在家中,房屋門窗緊閉,自然不知道廢王離城。

馬車穿過城門來至城外,見到林立的戰旗,看到包圍城下的大軍,廢王胸口一陣鈍痛,失去權力的現實當頭砸下。他單手捂住胸口,猛然噴出一口鮮血,昏迷在車上,變得人事不省。

良醫迅速診脈,發現他氣若遊絲,但未真正殞命,心中閃過一抹遺憾。

“可惜。”

兩人對視一眼,可惜的是什麽,都是心知肚明。

彼時朝陽初升,晨光籠罩王城,宮闕覆上一層金紅。

正殿前,王子典手捧印璽,面對以林珩四人為首的大小諸侯,深吸一口氣,下達了登上王位後的第一道旨意。

“諸君勤王有功,爵升一級,並賜弓馬,戈矛,虎賁及奴隸。”

“晉侯居功至偉,封王。”

“越侯,楚侯,齊侯功高,同封王。”

天子分封四百余年,天下諸侯爵高至侯,死後方能為公。四人竟越過了公,直接封王!

“前所未見。”吳侯喃喃自語。

余者各有思量,先時的疑惑終得以揭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