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無以家為

“將歷代兵家請入兵府,受世人敬仰,流芳傳世,是好事。正要與夫子同去。”

董仲舒瞅瞅霍去病,答應的這麽痛快,總感覺不太對勁。

出了衛軍治所大殿,過未央宮正門,不久便來到皇帝的書房外。

內侍董旭靠過來,壓著聲音對霍去病道:“霍侯讓人把昭平君打了?”

“鬧到陛下這來了。”霍去病壓根沒當回事。

“隆慮公主當著陛下的面,哭暈了兩次。”

董旭居中傳話:“還把長公主也拉過來,昨日來鬧過一回,今天剛走不久。”

霍去病表示知道了,董旭傳話,一部分也是皇帝的意思,多少有警告他收斂些的用意。

霍去病和董仲舒進入書房,番系,周平俱都在座。

還有一個圓臉眯縫眼的老者,就是時任大農令的徐善。

武帝時期的大農令多采用商人巨賈擔任,因其懂經營。

霍去病一直懷疑,當初在背後指點卓懷來找自己的人,是大農令徐善,只不過沒有證據。

在徐善背後還有一個青年,二十七八歲,身形消瘦,眼神靈動精明,是現任治粟都尉的桑弘羊。

此君亦是名傳青史,數年後會接任大農令,主管大漢財稅。

他同樣是皇帝侍中出身,和霍去病是舊識。

見到霍去病進來,桑弘羊露出善意的笑容,微微點頭。

霍去病掃了眼番系,周平,見他進來,兩人似乎有些鬥志昂揚。

時至今日,番系,周平,已將霍去病當成了一位‘政治對手’,審慎對待。

董夫子擺出的陣仗不小,看來為兵府一事,做了充分準備,還拉了幫手來助攻……霍去病心忖。

他現在是郎中令,衛青不在,就是當仁不讓的武職第一,遂來到皇帝右側下首位入座,對面就是劉徹許其坐在自己身畔,‘江湖地位’顯赫的夫子董仲舒。

其下首是禦史番系,周平,大農令徐善。

徐善身後,沒有獨立席位,任陪同身份的是桑弘羊。

書房臨窗處的圓腹銅爐內點著香片,青煙裊裊。

劉徹在批閱奏本,低頭不語,眾人也不說話。

霍去病不知從哪取出一部古卷,是韓信的兵書,也低頭看起來。

好一會兒,劉徹才放下奏卷,掃了眼眾人:“夫子過來,是為兵府簡的事?”

此前霍去病已將兵府簡還給劉徹,皇帝說話時將其取出,擱在面前。

董仲舒執禮道:“正是為兵府簡一事,老臣提議並親手制作兵府簡,是希望能請歷代兵家入兵府,千古頌其名,代代傳承。”

說到了正題,番系,周平皆是不約而同直了直腰杆,只要霍去病開口反對,便群起而攻之。

在這件事上,定要壓制兵家,遵儒家之意行事。

“冠軍侯之前把兵府簡給朕時曾進言,說此是好事,對夫子的苦心深受觸動。”劉徹道。

眾人一怔,這個開頭和預料的不太一樣。

霍去病出言道:“臣諫言陛下,可在長安城郊,先設兵府殿,不僅要請入兵家先賢,且我大漢每逢戰事,與外族廝殺的兵眾,亦曾拋頭顱灑熱血,留下骸骨萬千。

世人只知將領而不知這些為國捐軀的兵眾,不妨為他們一起立碑,與歷代兵家同享供奉。”

番系又是一呆,扭頭看了眼周平,發現周平眼神裏也掠過驚異之色。

拋頭顱灑熱血,為國捐軀……一旁的桑弘羊默默品味這幾句聽來新鮮,卻又發人深省的話。

“冠軍侯之前給朕諫言,說將領是戰爭的指揮,而部眾,乃至國力才是根基,朕以為此議大善。

為兵眾立碑,可激勵我漢軍士氣,亦為傳世之舉。”劉徹的聲音雄渾震耳。

“歷朝歷代,有哪些將領可入兵府,需請朝中百官聯合,從多個方面擬定,先形成名單。而後由陛下,兵家,還有夫子做最後議定。”

霍去病和劉徹一人一句,董仲舒最先明白過來,忽然感覺有些氣短,摸了摸胸口。

霍去病確實幫他推動兵府簡的事情了,但幫的好像有些用力過猛,把他的初衷改的面目全非。

請滿朝文武聯合議定,兵家和陛下負責給出最後定論,這性質就變了。

董仲舒感覺都沒自己多大事,且霍去病的說辭,讓他很難有拒絕的機會。

請劉徹來議定,本是董仲舒想說的話,被霍去病先說了。

他要是反對,就是不同意劉徹做最後議定。

這……豎子,著實可惱。

霍去病能看透董仲舒的目的,董仲舒同樣能看穿霍去病的用意。

他不僅贊同請兵家入兵府,且順勢擴大了規模,要將更基礎的部眾名諱也請入兵府,用來激勵全軍。

董仲舒準備拿來說服劉徹的,被霍去病先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