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有沒有可能地球不是中心?(第2/2頁)

這對於卓敬的思維沖擊,無疑是極其巨大的。

卓敬覺得自己有些頭暈,老頭以手扶額,緩緩道:“此事事關重大,還需細細推演,不過,還有一事請問小友。剛才小友說天文學,不單單是要用數學來解釋,更重要的,則是物理學。”

卓敬問道:“那到底什麽是物理學?”

姜星火答道:“萬物道理之學,換言之,就是能解釋事物,包括我們腳下的地球,以及金木水火土乃至太陽等星體運動軌跡的原理學問,也就是說,跟天文學不一樣,是天文學的基礎,也不單單能解釋星體運動,對於我們大地上的種種事物,一樣能解釋。”

卓敬身邊的獄友忽然開口,且一語中的。

“那為什麽以前沒人發現?”

這個問題問得好,為什麽中國有那麽多人思考過天文物理的事情,卻沒有繼續深入研究,或者研究了傳承不下去,無法形成近代西方一樣的理論體系呢?

姜星火有些譏諷地說道。

“因為華夏的科舉考試,除了唐朝還考明算以外,平時都是考儒家那幾門,所有有知識有文化的人,都被吸引去參加科舉了,平時都忙著去故紙堆裏琢磨考評儒家的那些想法了……儒家學好了,科舉考試,可以做官,可以發財,可以光宗耀祖,可以封妻蔭子。”

“而天文學、數學這些,就是不入流的小門道、小學問,立志於走仕途的文人,最多空閑時研究一下,一般來講,沒人會把大量精力投入到這種事情上,因為付出和回報顯然不成正比,研究的再好一點用都沒有,不能升官發財,別人也無法理解。”

“所以,物理學自然就發展不起來。”

事實上,就如同姜星火前世的時候,人們以財富為社會地位的衡量標志一樣,不賺錢的,都是沒用的,是一個道理,只不過在大明換成了當官。

所以,根子上還是出在創新這件事,缺乏利益驅動上面。

故此姜星火認為,如果要推廣六門基礎自然科學,進而推動制造力發展,那麽相應的待遇制度,一定是要跟上的,不然光讓人幹活不給錢和地位等待遇,肯定是不行的。

同時要說的是,之所以姜星火之前說華夏的天文學更像是社會科學而不是自然科學。

那便是不僅僅是皇權塑造了天文學的樣子,同時天文學也影響了中國古代的皇權。

中國人最開始理解的世界是天人合一的,是天文浸透到人文,浸透到廟堂,然後相互影響……華夏的天文學歷史悠久,觀測經驗豐富,天文歷法數據分析長期處於世界一流水準。

但這不是華夏古代天文學的意義,這只是華夏古代天文學的附屬效果。

華夏古代天文學的意義是指導現實世界的運行,最簡單的便是所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裏面不是比喻,不是規勸,這背後是天人合一,是古人真的信。

中國古代天文探索了天文知識,取得了科學結果,比如異常先進的天文鐘——水運儀象台,但這個不是古代天文的要義。中國古代天文不是追求一個異常精確的天文模型,志不在此。

所以,大明太祖高皇帝怒砸水晶刻漏,也就不足為奇了。

“這個物理學,小友不妨講一講?”

卓敬此時的心裏,已經是非常好奇了。

竟然能夠解釋星體運行的根本原因?

實在是讓他覺得,有些無法想象。

畢竟華夏古代的天文學,都是只觀測結果,記錄數據,至於星體運行的根本原因,則根本沒人知道。

姜星火看了他一樣,由於距離隔得有點遠,所以只看到了模糊的白頭發。

“這位老人家,不妨早點睡,關於物理學的事情,等下次我放風講課的時候,自然會講,如果你到時候有興趣,可以來旁聽一下。”

說完,姜星火又收起了地球儀,在鄭和眼巴巴地看望下,塞進去了稻草堆之中。

卓敬張了張嘴,最後也只是無言以對。

到了這時候,卓敬才知道,道衍所言非虛,這個名為姜星火的年輕人,似乎真的是有天大的本事。

卓老頭在稻草堆上翻來覆去半晌,看著從天窗中透出的點點星空。

卻是睡不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