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講學(第2/5頁)

“規矩?”

胡儼反問:“今天的規矩還是昨天的規矩?”

郇旃心中猛地一顫:“祭酒大人的意思是?”

“你判的這些試卷不合規矩!”

胡儼拂袖道:“你可知道,今天陛下已經召集群臣議論,要整肅國子監學風,從學規管理、教材範圍、督學檢查、教官職責、學校考試標準等等方面,都下了大工夫,重查國子監弊端,徹底杜絕荒嬉之風!你現在這般判,豈不是要讓我等萬劫不復!”

“什麽?!”

這個消息讓郇旃愣在了原地。

“而且,博士廳那麽多的博士、助教、學正、學錄,判卷這種事情,又何時輪到你這司業來親力親為?太難聽的話我就不多說了。”

“你自己好自為之吧。”

胡儼轉身離開,留下郇旃怔怔站立。

他腦袋嗡嗡作響,渾身冰涼。

良久,郇旃才咬牙切齒:“這件事情肯定是姜星火那個混賬弄出來的,他是故意陷害我,把我貶到了國子監還不夠,還想徹底毀了我的前程!他這種卑鄙小人,該死!”

他雙拳緊握,額頭青筋暴漲,雙眸布滿血絲,仿佛一頭隨時可能失控的野獸。

“來人!”

身邊從會同館帶過來的小吏依言推門而進,郇旃在他耳邊附耳吩咐了幾個人名,小吏點點頭離去。

……

國子監的氣氛越來越壓抑,不少人私底下竊竊私語,議論無非都是對國子監新規的指摘。

事實上,沒人願意讓國子監的氛圍回到恐怖的洪武時期,國子監生員們對於制度的反抗,早已不是第一次了。

洪武十八年,宋訥的嚴厲管教與恐怖監規的執行,導致監生和學官都深有怨言,在連續餓死了幾名監生和學官以後,當時頗有文名的年輕學錄金文征串聯了另外兩名學錄田子真和何操,打算把宋訥趕下台,為此,他們找到了同為國子監同僚,但是是吏部尚書余熂老師的老學正陳潛夫,商量讓余熂主管的吏部按照七十五歲致仕的正當理由讓宋訥離開祭酒的位置,若一切奏效的話,監生不用再受嚴厲的祭酒管束,也讓管理國子監的學官承擔的管理與教學的重擔減輕一些。

可惜,東窗事發後,身為“天官”的吏部尚書余熂直接被老朱幹掉了。

從那以後,國子監就沒消停過,學官和監生的串聯秘密活動此起彼伏,最著名的莫過於被老朱把腦袋吊在旗杆上的趙麟,便是所謂“監生趙麟貼匿名壁報以誹謗師長伏誅,命執長竿於監前梟令示眾,太祖高皇帝於國子監頒布《趙麟誹謗榜冊》和《警愚輔教》二錄”。

不過相比這些陳年往事,最近的事情卻顯得有些詭異了。

——新的匿名壁報出現了。

不僅如此,這個消息似乎被有心人傳揚開來,消息傳播速度極快,由於是在國子監內部公然發布,很快引來大批學官、監生的圍觀。

這件事怎麽看怎麽蹊蹺,如果說這背後沒人暗中推波助瀾,怕是並無人相信。

“噓……小點聲兒,這事咱們別瞎說……”

聽到耳邊傳來各種議論紛紛,曾經參加過太平街論道,已經從八品博士調到外地,又轉任一圈回來升任國子監監丞王允繩面色有些難看。

“湊什麽熱鬧,都散了!”

監丞執掌繩愆廳,對生員們的威懾力還是蠻大的,聚集在匿名壁報旁邊的生員、學官們紛紛散去。

王允繩皺緊眉頭,轉頭望向身旁的範惟興,低聲問:“小範,你可聽到了什麽風聲?”

作為科學格物論支持者,帶領同學成功試制出國子監第一個熱氣球的範惟興,眼下在國子監裏已經頗有影響力,但他卻並未收到任何風聲。

見範惟興搖頭,王允繩伸手欲撕,但還是放下了手。

“還是等祭酒和司業來再做決斷吧。”

“我雖然不知道……不過,既然敢公然發表匿名壁告,必定是有恃無恐!”

有人發布了這樣一則反對國子監新規的匿名壁告,一方面是給國子監新規施加壓力,另外一方面就是為了引起輿論關注,讓整個南京乃至江南士林的人都知曉。

此舉的目的很明確,他就是想通過輿論的力量,逼迫某些人改變原本的決策。

這一步走得極妙。

若是眼下不退讓,堅持新規的推行,那麽深受洪武舊制之苦的國子監監生乃至學官們,在集體利益受到侵害的情況下,定然會在隨著孔希路出山,而已經形成風潮的反變法輿論裏出一份力。

若是眼下退讓,那麽這變法維新,連國子監的規矩都變不成,豈不是貽笑天下?

至於剛剛調任祭酒的胡儼則更難辦。

你胡儼是祭酒又如何?你敢真的跟全體監生、學官作對嗎?可若是不執行朝廷的新規,作為主官,可是要直接面臨丟官去職的壓力的,胡儼若是主動或被動辭官,誰能升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