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章 撤軍(第2/5頁)

但下一瞬間,他們就知道自己在做無用功了。

“砰砰砰!”

一聲接著一聲的巨響響徹夜空,仿佛雷霆炸裂,震耳欲聾,這是火炮試射的聲音。

城門校尉看了一眼遠方的天空,臉色變得越發陰沉,喃喃自語:“火炮居然都來了……”

沒錯,張輔就是在等火炮。

只要大口徑的臼炮和普通火炮一到,想要強行攻城,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畢竟安南軍本來就沒什麽抵抗意志,內部又有很多親明派的軍官,真要硬進城的話,只需要沖著城門開幾炮,就差不多了。

雲陽伯陳旭這時候說道:“新城侯,安南人此時定是緩兵之計,這些該死的殺才,居然敢刺殺曹國公,我請求率軍攻破城池!”

雲陽伯陳旭是靖難勛貴中的一員,於洪武末年嗣其父職,為會州衛指揮同知,建文元年朱棣起兵,他舉城降燕,當年主要戰績有從征灤河和力戰真定,建文二年燕軍攻下德州後,令陳旭守德州,同年八月盛庸攻德州,陳旭因兵少勢孤棄城而走,朱棣未問其罪,屬於腦子比較靈活,懂得審時度勢的武將。

沒辦法,明軍內部本來就是各派系林立的,尤其是李景隆確實跟很多靖難勛貴不太對付。

而這時候明軍攻城,李景隆是有概率出個三長兩短的。

顯然,雲陽伯陳旭這時候的建議雖然聽起來非常有道理,而且充滿了義憤填膺的感覺,但仔細品一品,就知道這家夥是恨不得李景隆死了再叫一聲“好死”。

“不急。”

張輔這時候保持了高度的鎮定,他搖了搖頭,冷漠地說道:“既然調集火炮,那麽想必守城的安南軍也預料到攻破城門是輕而易舉的事情,我們貿然出擊,恐怕曹國公在裏面會遭遇不測,再等一等,等大隊步兵就位。”

這番話說出了張輔的顧慮,如果冒然出擊,只怕不僅救不了李景隆,反而還會害了他,這是張輔不願意見到的。

“遵命!”

雲陽伯陳旭聞言,便是抱拳退了下去。

“你們說,李大帥會不會已經遇害了?”有將領小聲嘀咕道。

另一名將領則是輕哼一聲,說道:“你別胡說八道了,李大帥驍勇善戰,平素身體也好的很,不會出什麽事情的。”

其余的將領也紛紛贊同這名將領的推測,雖然明軍裏面有想借刀殺人的,但其中絕大多數,尤其是南軍出身的,還是李景隆的忠誠部下。

很快,隨著“咚咚”的鼓聲,明軍點起了火龍一般的火把,開始了整隊。

城門外,數千名明軍正在集結,他們按照陣型排開,整齊劃一地列陣而立,列隊完畢才大約數出來一共有五千多人,而這五千余名明軍,再加上騎兵和炮兵,便是張輔眼下調動出來的了。

剩余的明軍,有一些是不能夜戰的。

在這個時代,影響一支軍隊夜戰能力的主要有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自然是夜盲症,夜盲症主要是缺乏維生素A導致的,也就是所謂的營養不良;第二個方面則是跟組織能力以及平時的夜戰訓練有關。

也就是說,哪怕沒有夜盲症,如果不經過專門的訓練,這時候也是無法進行夜戰的。

因為對於明軍來說,光湊人數是沒什麽意義的,裝備水平上來了,兵在精不在多,如果沒有夜盲症但也缺乏夜戰訓練的士兵參與到行動裏,反而會導致整個行動的混亂,那就得不償失了。

“咚咚咚!”“嗚嗚嗚~”

鼓角聲愈發激昂洪亮了,一聲又一聲的戰鼓,令人熱血沸騰。

這一刻,明軍將士都是滿懷期待和興奮,等候他們的統帥的號令。

在距離他們不遠的地方,還擺著很多馬車,後面牽引著一架架火炮。

“報~~”

正在此時,一匹駿馬疾馳而來,馬背上載著一名哨探。

哨探勒馬停下,跳下了馬背,恭敬地說道:“新城侯,奉曹校尉的命令,送來密報。”

張輔接過通過李景隆身邊的家將轉交的密報,打開細細地閱讀了起來。

看完密報後,他原本陰郁的臉色瞬間恢復了正常,嘴角浮現出一抹淡笑:“果然如我所料。”

不過具體發生了什麽事情,確實有些丟臉,倒是不好意思大肆宣揚。

張輔將密信收起,扭頭只是對周圍的將領說道:“各位,李大帥確實突發疾病,不過眼下經過醫師的救治,情況已經穩定了下來,何時蘇醒尚不得知,但沒有惡化的傾向了。”

“那咱們?”

張輔沒說話,而是陷入了思索。

眼下既然李景隆情況穩定,那麽他的選擇反倒多了一些。

對於大明的利益考量而言,撤軍是肯定要撤軍的,但在撤軍這件事情上能獲得多大的利益,以前是李景隆去做決策,但張輔也未嘗沒有過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