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和稀泥式用藥,不要臉的隱球菌(第2/4頁)

研博很多都是進醫院走馬觀花幾天,直接就升了主治。

醫院為了招攬這種高學歷人才,往往也願意大開方便之門,各方面的要求都會降低。

這就造成這位趙醫生類型,缺乏基層經驗,與家屬溝通時意識不夠高,很容易引發醫患糾紛。

當然,這不算什麽大事。

毒打幾頓,自然就會變得聰明和圓滑,說話不會再這麽任性。

“咱們抓緊時間繼續討論孩子的用藥問題吧!”榮學開把話題引回正軌,也緩解了趙醫生的尷尬。

多給年輕人試錯的機會,很多大院都有這種優良傳統。

因為主任醫師們也是這麽成長過來的。

“抗病毒藥物有多種,如果知道病毒種類那就可以針對用藥。如果這個孩子是腺病毒、皰診病毒腦炎,那我相信用阿糖腺苷會立竿見影。問題是現在尚未查清病毒類型,咱們是不是可以考慮先進行和稀泥式用藥?”

所謂和稀泥式用藥,就是用那些不單一針對某種病毒的藥物。

比如臨床上最常用的廣譜擴菌藥阿莫西林。

它擁有強大的抑菌和殺菌作用,可以應用於多種疾病和場景。

堪稱是神藥級別的存在。

病毒是細菌的碎片,它每年都在不停的進化和增加新種類。

更有人為研制與合成的病毒。

在臨床上,很多病毒都沒有特效藥。

對抗病毒最有利的武器也並不是藥物,而是人體的免疫系統。

很多人只知道愛吃腐肉的科莫多巨蜥,以及愛吃蚊子蝙蝠具備強大的病毒免疫能力。殊不知,我們人體的免疫系統同樣不弱。

李敬生的腦子裏不禁冒出一款抗病毒藥物的名稱——利巴韋林。

此藥的真名是三氮唑核苷。

它在治療病毒性腦炎方面應用較多,效果也還不錯。

“榮主任想必已經有了不錯的用藥方案。”

“我暫時能想到的也只有利巴韋林抗病毒,同時靜滴幹擾素100萬U加強抗病毒效果。”

榮主任給出了自己的用藥建議。

不愧是重症醫學科的大佬,用藥方案比李敬生想的要更全面一些。

幹擾素一般常用於腫瘤治療,它的抗病毒效果其實也不差,而且能與多種藥物聯合使用。

“看來我的方藥得再升一升了,與這些大佬還是有差距啊!”

李敬生默默道。

大成級別的藥效與藥代,雖然也已經很強了,但是與專家們的差距還很大。

哪怕同一種用藥,用藥的時機與用藥的劑量把握精準了,效果會更好。反之,用藥時機不對,都有可能達不到理想的療效。

用早了,一個是不敢用藥,二個有可殺雞用了牛刀,讓病人承受藥害。

用晚了,藥效大減,劑量也會增加很多。

是藥三分毒。

病人的身體本就虛弱,還得承受藥物的副作用,頗有點雪上加霜的意思。

關鍵這個霜還是醫生打著挽救病人的名義,親手加上去的。

醫生看病有四難,診斷難,用藥難,這是擺在最前面的兩大難題。

“剛才第二醫院的李醫生提到了,患兒也有可能不是病毒感染,而且可能是隱球菌,這一點咱們必須重視。不然,拿著抗病毒的藥物去對付真菌,就有可能大炮打蚊子,用錯了武器。”

說這話時,榮學開有意無意的瞥了趙醫生一眼。

這是暗中提點趙醫生,小子,以後可千萬別再亂講話了。

病人到底是病毒感染還是真菌感染都沒查清楚,你說怎麽用藥物幹預?

趙醫生低下了頭,略有些羞窘。

“隱球菌極為難纏,不過要是真的能夠及早查明,倒也不錯。對於治療反而極為有利。實驗室那邊做病理應該不難呀,隱球菌鏡檢,應該很快就能出初步的結果吧?”

連濤皺眉說道。

實驗室可以取患兒的少許腦脊液標本,置於玻片上,然後加一點墨汁混勻,加蓋玻片。

如果是新生隱球菌,這時候能在鏡下看到圓形或橢圓形的雙層厚壁孢子。它們的外邊有一層寬闊莢膜,邊緣清楚完整,菌體內可見單個出芽。

如果是隱球菌變種,菌體有可能呈棒形、針形、梭形、瓢形、圓球形及出芽現象。

要是這樣沒查出來的話,還可以離心沉澱法復查。

人民醫院的實驗室非常強大,這點能力還是有的。

得出這個結果一般非常快。

畢竟這個孩子的病情危重,這麽多位主任都在現場等著,實驗室那邊不可能傻傻的按流程排隊。

肯定會優先檢查。

“嘿,連主任這張嘴真是金口銀牙啊!實驗室打電話過來了。”

榮學開接通手機。

與對方交談幾句後掛斷,臉上帶著一抹難以掩飾的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