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全是血,先治後診(第2/3頁)

李敬生支持切開引流減壓。

如果可以,他甚至支持切掉小腸。

與患者的性命比起來,切掉小腸的危害雖然很大,卻能保住性命。

“我的想法與李醫生基本一致,那就直接切了。”

賀慶芝當即從那個位置把患者的回腸末端切出一個口子。

腸內容物排出後,多達1600毫升。

仔細辨認,可以在放出的腸內容物中看到片狀小腸壞死黏膜,其它的則是血水。

放完後,對腸系膜根部用普魯卡因封閉,腹腔內用溫的生理鹽水進行沖洗。

基本上沖洗較敏感的臟器,都需要用溫的生理鹽水。

不然對患者造成的刺激會非常大。

賀慶芝的助手沖洗完畢,又用紗布對小腸壁進行熱敷。

“等半小左右再觀察腸管的變化。真希望能救活這個病人的小腸,僅僅二十二歲,太年輕了。上次開腹時,我就感到糾結。

病變的腸段實在太多了,想要全部切除,患者今後基本上也就廢了。

而且他的家庭情況並不好,術後的治療費用無力承擔。

沒想到上次的處理沒起到什麽效果。

李醫生,這次有你幫忙,一定要幫著好好合計合計,爭取找到一個最穩靠的治療方案。”

賀慶芝也算是用心良苦了。

“賀主任,這個患者的情況我總覺得有點奇怪。如果只是單純的腸梗阻,應該很難發生全小腸多節段病變。給我的感覺,怕是病裏有病。”

李敬生盯著患者的腹腔,眉頭微微皺著。

診斷病因,這是他的強項。

沒打開腹腔前,他想過患者的腸管情況可能不太好。

但是真的看過腹內情況後,他發現跟自己之前判斷的不太一樣。

患者的腸管病變不是一處,也不是因為一處梗阻導致腸管全部病變,更像是整個小腸段發生病變。

“你的意思是?”

賀慶芝早就不敢小瞧李敬生了。

現在聽了他的分析,賀慶芝立刻高度重視。

“有沒有可能是因為某種疾病引起腸梗阻?也就是說腸梗阻只是後面發生的一個病因,在它之前,還有其它沒被發現了病因。”

李敬生說道。

“這……還真沒有思考過。患者在入院時做了B超,存在膽道蛔蟲症。還有,術前並沒有嘔吐咖啡色液體的情況。”

賀主任發現這個年輕小夥子的思維與別的醫生都不一樣。

病中病,在腸梗之前,腸道已經發生了其它疾病,他壓根沒往這方面思考。

包括手下的醫生們,同樣沒有這方面的考慮。

這並不是他們的水平差,而是他們的天賦……不如李敬生。

思維方式與李敬生差得不是一星半點。

“剛才不是做了切開引流嗎?何不做個腸管病理切片?”

李敬生對於胃腸外科手術的經驗並不豐富,所以沒辦法根據腸道的情況判斷出還存在哪種疾病。

別說是他,就算是畢主任來了,估計也差不多。

做個腸管病理切片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就怕家屬不同意啊!”

賀主任有所顧慮。

“這事恕我直言,就算患者的家屬不同意,也得做。因為這關乎患者的生命安全。他這個病絕不是簡單的腸梗阻那麽簡單。一般情況下,腸梗阻不得到有效處理,病情進展確實很快,卻很少在極短的時間內進展為全小腸段病變。做個病理非常有必要。”

李敬生堅定的說道。

“賀主任,我覺得李醫生的分析是有道理的。您可以擔心做這個腸管病理切片會導致患者第三次開腹手術。患者的病情進展非常迅猛,既然已經到了這一步,咱們也只能做好最壞的打算。”

一助支持李敬生的觀點。

有人支持後,賀主任害怕傷面子,擔心病人還得再進一次宮,讓他和團隊蒙羞……這些心思全都拋掉。

“好吧,做!”

賀主任把心一橫,答應做腸管病理切片。

“只是出結果最少都要三四天,病人的情況,你們現在也看到了。我擔心病理結果還沒出來,病人就已經不行了。”

這個擔憂肯定是有道理的。

病人的腸管情況相當糟糕,僅僅只是十多個小時就已經進展這麽快,等上三天,腸子怕是已經從裏面爛完了。

“他的腹腔內滲出暗紅色血性液高達一千七百多毫升,腸管內還有一千五六百毫升血紅色液體。我有理由懷疑患者存在腸管急性出血。剛才我采用排除法診斷病因,現在仍然不能確定患者存在腸管壞死。

那麽就只剩下一種可能,他的疾病很可能是急性出血壞死性小腸炎。

咱們可以在結果沒有出來之前,按照一定原則進行非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