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爭執,林醫生臣服(第3/3頁)

醫生給病人做手術,就可以根據病人的實際身體情況,及時做出調整。

特別是到李敬生這個水平,要切厚一點就能切厚一點。

要少切一點,就能少切一點。

剝離病灶或重要血管、神經,那就更不必說了。

人類可以完勝機器人。

有一些醫生尬吹機器人手術如何先進,其實多少有點不負責任。

別說是機器人手術,就算是內鏡手術發展到今天,仍然沒辦法取代傳統手術。

即便再過十年二十年,傳統手術仍然會有存在的必要。

“膿液,真的有膿液!”

韓思瑩這個女實習醫生,看到師父切開患者的包塊後,裏面竟然真的有著一個膿腔。

腐臭味也是瞬間充斥在手術室內。

好在李敬生的手術室,上次從人民醫院買了整套的空調。可以快帶實現換氣。

即便如此,就連患者自己都被熏到了。

“吸引器!”

李敬生顯得十分沉著冷靜,對於包塊內存在膿腔,他更是早有準備。

只有林醫生的表情相當復雜。

在沒有切開這個包塊前,他還想著李敬生一會肯定要向他道歉。

現在才明白,李敬生看著年輕,但是本領卻很可能遠在他這個二級主任醫師之上。

林醫生心裏面,就只有兩個字,那就是服氣。

僅僅只是用手摸一摸包塊,就能知道包塊的性質,並且知道裏面有膿腔,這種本領,讓林醫生十分羨慕。

李敬生倒是沒有想別的,而是專心給患者做著手術。

把膿液清理幹凈後,他仔細檢查了一下,沒有發現竇道之類。

“林醫生,你是普外科方面的專家,你看看這個包塊到底是什麽原因導致內部形成膿腔?”

李敬生把膿液清理幹凈後,發現膿腔內存在一些紅色肉芽。

有點擔心是肉芽腫。

這是一個比較棘手的病。

如果手術處理不好,復發率超高。

“具體形成的原因沒辦法判斷,不過我認為他的這個包塊很可能只是因為內部化膿,不斷刺激,導致出現局部炎症。可以先清創,然後消炎,觀察兩三天,看看效果。刮下來的組織,可以送去做病理,明確性質。

如果真的惡性腫瘤,到時候再做二次手術也是完全可以。”

林醫生給出了手術方案。

這是一個比較穩妥的方案。

“就照你說的辦!”

李敬生直接給患者清創,取了一些標本送檢。

包塊內的膿腔直徑超過3厘米。

而且膿腔壁上到處可以看到紅色肉芽。

沒辦法判斷是長出來的新肉,還是一種特定疾病。

這個只能做病理檢測。

術畢,做了部分縫合,留了引流條。

像這種化膿的膿腔,即便是在肌層深處,一般也不宜立刻做術後縫合。

否則,爛在裏面,很容易發生危險。

交代病人這幾天都來診所輸液,然後檢查手術創口的情況。

病人自是滿口答應。

當李敬生切開病人的包塊,發現真的有膿腔與膿液時,病人對他的信任度就已經達到了頂點。

只是沒有說出來而已。

這也表現在術後,病人的一言一行。

李敬生說什麽,病人不打半點折扣,甚至都沒有多問,全部答應。

中午,李敬生與林醫生坐在辦公室吃飯。

“李醫生,今天我算是漲了見識。以前就聽說有乳腺外科的專家,只要用手摸一摸病人的胸部,就能知道是惡性還是良性。很多在別的醫院被診斷為4A的結節,他說是良性的,那就是良性。

反倒一些看著沒危險的結節或流膿,他說有危險,是個壞東西,術後的病理,基本都能應驗。

你只是用手摸一摸那個包塊,就知道裏面有膿腔,我真的是太佩服了。

我在的醫院也不算差,可是我們普外科沒有一個人有你這個本事。

哪怕是我的老師,用手摸過後,能夠大致推斷病人的病灶情況,比如病灶的大小,浸潤深度,需要手術切除的範圍等等。但是他也沒辦法摸一摸就知道包塊的性質。

還有,我看你給病人手法正骨時,也是摸一摸就知道骨折的情況。

拍X線,檢查結果與你的診斷一模一樣。這個能力真的好牛,有機會,能不能教教我?”

林醫生一副求知若渴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