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抄書歸來

這裏就五戶人家,生活條件最好的,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是古羽啊。

其次是張氏兄弟兩家人,畢竟是獵戶,家裏有孩子,偶爾吃上一頓葷腥,這在當下看來是不錯的生活了。

李家和金家就不一樣了。

他們兩家都是純粹的農戶,剛搬來這裏才多久啊?

養的家禽家畜還沒長成,既不能下蛋也不能殺了吃肉。

古羽有錢,自己會購買臘肉,雞鴨等物吃一吃,且他吃得清淡,也守的住清貧,過日子嘛,不就是這樣?

他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那種,自然是比較方便自由了。

可李家和金家,原來也是在老家,吃香的喝辣的之富戶。

現在讓他們吃糠咽菜,那日子別提多難熬了。

而古羽家偏偏在廚房的房檐下,掛著一大塊臘肉,每天晃晃蕩蕩的別提多惹眼了。

也難怪張虎媳婦兒會這麽猜測。

都是流民過來的,跋涉千裏,到了這裏,在路上,什麽事情沒見過啊?

別說吃肉了,還有易子而食的慘劇發生。

偷東西而已,小意思;都有明目張膽搶劫的呢。

“不能吧?”張龍媳婦兒都吃驚了:“這裏一共就五戶人家。”

人數這麽少,誰家幹了點什麽,都會全知道,而且知道的一清二楚。

就說前天,她家那口子抓了一個活的揣了崽子的母兔子,這會兒就養在家裏,兔子長得快,只需要喂點草就行了,將來下了小兔子,可以拿去縣城裏賣掉,小兔子可愛,很多富貴人家的小孩兒都會喜歡。

價格也不比大兔子差多少。

還有,古羽置辦了小驢車,瞬間就讓這裏的人,都知道了。

這樣的地方,要是丟了一根繡花針,估計都能猜到是誰拿了的,何況是別的東西。

古羽的竹屋,可是新蓋起來的,東西都是新的不說,還都挺少。

比如說針線,他也置辦了,可惜他不知道這裏頭的一些講究,一個男人還置辦了纖巧的繡花針,以及肉色的絲線,這玩意兒都是繡花用的不說,那肉色的絲線,用的也少啊。

古羽這個虧,是吃定了。

而且其他人家,沒有肉色的絲線,也沒那麽細的繡花針。

“誰知道這幾個小丫頭是怎麽想的?”張虎媳婦兒道:“我們看好自家,還有古羽的竹屋,可別讓她們鉆了空子。如果丟了東西,我們倆可就說不清楚了。”

畢竟古羽是托付她們倆照看屋子的,丟了東西,她們倆真的是跳進黃河都洗不清啦。

於是從那之後,妯娌倆更加打起精神來,對誰都跟防賊似的,看的五個各有心思的小姑娘們,一個二個都有些心虛,又有些心煩。

“這兩個女人守的倒是嚴。”李大花氣得夠嗆:“這兩天看我的眼神,跟看賊偷似的。”

“別說你了,那金家的兩個不要臉的,也打扮的不錯,在竹屋門前繞圈子。”李二花也憤恨的很。

畢竟這是唯一擺脫換親命運的機會,親姐妹都不能相讓,何況是未來的小姑子們了。

“我看她們跟我們一樣。”李三花立刻就肯定的道:“都在打古羽的主意。”

三姐妹突然發現,古羽成了香餑餑,五個人都惦記上了。

而被她們惦記的古羽,已經收拾了行囊,帶著抄寫好的書籍,以及屬於他的筆墨紙硯,駕著小驢車,開始往城外走了。

因為抄書的關系,他連端午節,都是在書鋪裏度過的,一心抄書的他,差點忘記了端午節,還是客棧的小二,給他送了一個粽子,才知道過節了。

雖然第一個端午節過得稀裏糊塗,但是收獲不少,起碼他現在不用兩眼一抹黑了。

古羽退了房間,趕著小驢車,先去了市集。

在那裏買了一圈兒的東西,燒雞來幾只,肉也切了一刀,還有油炸的麻花也來幾個……。

又采購了一些鹽巴,這裏的鹽巴有點苦,還有點沙子,他打算拿回去自己重新熬制一下,後頭有青竹山,他還想搞點竹鹽吃一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