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春末夏初的日子

竹鹽不是直接從竹子裏提取出來的,是將日曬鹽裝入三年生的楠竹中,兩端以天然黃土封口,以松樹為燃料,經一千度以上的高溫煆燒後提煉出來的物質。

在他那個時代,竹鹽可是好東西,傳說在東晉後期,天花泛濫,瘧疾橫行。

小仙翁抱樸子,一個叫葛洪的人,在赤壁的葛仙山上就地取材,以丹爐為器,以松木為柴,以鮮竹、食鹽、艾蒿為料,晝夜煉制丹藥,救治黎民百姓,挽救了周邊無數人的生命,而竹鹽由此誕生。

雖然是個傳說,但實際上,竹鹽的確是蘊含很多微量元素,對身體好。

古羽現在吃的鹽巴,只是粗糙提煉出來的鹽,還有點苦澀的味道,並不好。

所以他打算自己重新煉制一下,起碼吃著不要苦澀。

但是在回去桃花塢之前,他得去桃溪鎮,看看姚偉大叔他們一家子。

小驢車到了老姚家的時候,還沒到吃午飯的時間,但是也該準備做了。

姚大嬸看到古羽來了,就笑著道:“你要不是不來,我就給你送去了。”

“送什麽?”古羽把小驢車趕進了大門,停在了院子裏。

順便把車子上的東西,拿下來一些。

“你要的雞雛鴨仔兒,還有五只小鵝子,都準備好了。”姚大嬸是受古羽所托,給他尋了二十只雞雛,十只鴨仔兒和五只小鵝子。

豬啊,牛的古羽是養不了的,他沒那個時間伺候,也伺候不好,一頭小驢子就夠他使用的了。

但是養一些家禽,用來下蛋或者自己吃,還是可以噠,尤其是竹林走地雞,竹林雞蛋什麽的,他家就他一個人,完全可以有。

“哦,那我來的好巧呀。”古羽一笑,露出一口小白牙,順便把手裏的東西,遞給了姚大嬸:“給囡囡和姚偉大叔買點東西,今兒中午就在您這裏蹭一頓飯了。”

“行!”太熟悉了,姚大嬸也不跟他客氣。

古羽也沒買什麽貴重的東西,兩包雲片糕,說是給囡囡吃,估計家裏女眷都能嘗到;一只現成的燒雞,一包可以用來下酒的五香豆幹。

沒買油炸花生米,是因為他知道,老姚家有花生米,想吃的話,自己家就可以炒一盤。

還給囡囡買了兩朵小巧可愛的頭花,是染布的邊角料紮成的,不名貴但是很鮮艷,適合小姑娘們戴。

他剛來沒一會兒,姚大嬸才給他倒了一碗水,姚偉大叔他們就回來了。

看到院子裏的小驢車,就大聲的道:“是不是古羽來了?”

“是我,是我!”古玉的笑著應聲:“還在想大叔什麽時候回來呢。”

“今天回來得早一些。”姚偉大叔帶著兩個兒子,一人挑了一旦的柴,一家人在農閑的時候,就會上山打柴,雖然能賺到的錢不多,但總歸會有一點進項。

古羽看了一眼,都是很粗的那種柴,看樣子爺三個是去放枯樹了。

應該是事先看好了地方,然後今天去放了枯樹,這會兒挑回來,他猜測,明天該拿去縣城賣掉了。

這個時候,南方的雨水多了起來,這樣的枯樹柴最受歡迎了,因為夠幹燥,好燒火還大。

“你這幾天,去哪兒了?”姚偉大叔一回來,洗了一把臉,就坐在那裏等飯,順便問一問古羽:“我聽說你去了縣城好幾天?”

“去縣城看看書。”古羽特意指了指自己帶回來的書籍:“書鋪可以借閱抄寫,我就去抄了幾本書。”

一聽說古羽是去抄書了,姚偉大叔肅然起敬:“是好事兒。”

讀書人就是厲害啊。

“這次抄書獲益匪淺。”古羽很滿足,尤其是《大晉律》,書鋪才進了三套,他就拿到了手裏,是新的呢。

不管是在什麽時代,你總得識法,不然犯了法都不知道。

“啊?”姚偉大叔沒咋聽懂。

“哦,我是說,這次抄書,學到了很多東西。”古羽立刻改成了大白話:“對了,是不是鋤草完事了?”

“是完事了,但是馬上就要入梅啦!”姚偉大叔道:“多準備點柴火,衣服洗了不容易幹。”

古羽點頭:“知道了。”

梅雨是指每年的六月中旬到七月上、中旬,長江中下遊區域內出現的一段連陰雨天氣。

此時,器物易黴,故亦稱“黴雨”,又值江南梅子黃熟之時,故亦稱“梅雨”或“黃梅雨”。

雨帶停留時間稱為“梅雨季節”,梅雨季節開始的一天稱為“入梅”,結束的一天稱為“出梅”。

其實是每年大約四月下旬至五月上旬,來自北方的冷空氣與從南方北上的暖空氣的匯合於華南地區,形成華南準靜止鋒。大約到了五月下旬,暖空氣勢力增強,準靜止鋒北移至江淮地區,成江淮準靜止鋒(又稱為梅雨鋒)。

由於來自南方的暖空氣夾帶大量水汽,當遇上較冷的氣團時,便會產生大量對流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