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身世(第2/2頁)

江東的一筆爛賬聽著實在是累。

庾亮排擠陶侃還有一段著名的典故,蘇峻、祖約作亂,建康危在旦夕,三吳之軍欲救援,庾亮不允,陶侃欲舉兵救援,庾亮卻寫信道:吾憂西陲(陶侃)過於歷陽(蘇峻),足下無過雷池一步也。

這便是不越雷池一步的典故。

“陶都督鎮守荊象十數年,聚數萬精兵強將,以為將來北伐之用,可惜天不假年,沒等到這一天,後庾亮接任荊襄,坐擁十萬大軍,執意屯兵江北邾城,石虎親率七萬步騎來攻,庾亮卻躲在石城不敢渡江,坐視邾城被攻陷,大將毛寶、樊峻等投水而死,六千精兵無一幸免,江北百姓七千戶被擄掠至河北……北伐大好形勢付之東流。”崔瑾一臉悲憤。

李躍聽的也是一陣黯然。

所謂的名士,內鬥內行,外鬥外行,搞自己人花樣百出,對付羯人無縛雞之力。

越談下去,李躍對江東朝廷越是感到悲哀。

他們無力收復河山,也不準別人收復,誰若是有這個心思,他們就想盡各種辦法拖後腿玩陰的。

眾人退下之後,李躍心緒難寧。

命運有時候還真是奇妙,就這麽跟李矩產生了淵源,不過隱約間,李躍感到壓力更大。

報仇雪恨暫時不用想了,庾亮死了七八年,庾家在江東官員亨通,是數一數二的大士族,與其他士族盤根錯節。

與庾家為敵,就是與整個江東為敵。

除非……

李躍望著窗外的明月,自嘲的笑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