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立威(第2/2頁)

很多人知道必死,幹脆揮刀自刎,讓魏山省了不少事。

段羆投降,城外的段龕撤走,向西北面逃去,應該是去投並州張平了。

兄弟兩人,一個投兗州,一個投並州,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裏面。

常煒隨後清點府庫,牛羊馬駝等牲畜還有三萬多頭,糧食剩下四十多萬石,戰馬四千五百多匹!

這批戰馬比劉國的更高大健壯,負重力極強。

投降士卒一萬七千余眾,城內有民七萬八千余眾,另有近萬羯、胡死於反抗之中,沒反抗的也被前鋒營趕盡殺絕了。

兩邊的仇恨早已刻骨,絕非短期內便能化解的。

冉閔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殺胡令殺出一個大單於出來,但胡人並未領情,將他的大單於兒子押送到襄國,慘死在石祗刀下。

夏、胡仇恨早已成為這個時代的大勢。

天下大勢,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李躍不敢違逆這股大勢。

一想起冉閔,李躍下令分一千匹戰馬,五千頭牲畜,十萬石糧食送入鄴城,還單獨給冉閔挑選了二十多名美貌的女俘,暗中希望他多花些心思在女人身上,別一天到晚的紅著眼到處砍人……

最後上一道奏表,勸他多休養生息,這麽打下去,只會越打越衰弱。

冉閔出道以來,幾乎贏下了多有戰爭,但襄國一場大敗,直接打斷了冉魏的脊梁骨。

現在休養生息,再與兗州背靠背,南北結盟,共同抵抗慕容氏還來得及。

撐上個五六年絕對不再話下。

四五年之後,坐擁兗青二州的李躍就能積攢起實力,將慕容氏先擋在幽燕之地。

十年之後,憑中原的潛力,李躍有信心與慕容氏分庭抗禮。

但問題在於,冉閔能不能與自己達成這種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