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九章 決心(第2/2頁)

“軍議本該暢所欲言。”李躍不會在意。

“臣覺得此次苻堅東出,非同以往,當叮囑王都督多多防備。”常煒拱手道。

敵人沒出招,只能預測,沒有誰能完全料敵於先。

而且氐秦也是一個難纏的對手。

李躍深以為然,“太原無需多慮,朕下詔一封,令桓溫攻打蜀中漢中,牽制氐秦精力,再令洛陽許昌陳留鎮兵赴宛城,聽徐成調遣。”

晉乃梁之下國,自然要聽梁國號令。

蜀中、漢中原本就是江東的地盤,被苻堅奪去,現在是收復的大好時機。

桓溫正好也缺軍功。

決策就此議定,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西面都是重將,又有王猛坐鎮太原,苻堅翻不出什麽浪來。

該準備的都準備好了,冰雪也快消融,只剩下淺淺一層。

就在六萬黑雲將士整裝待發之際,盧青匆匆前來稟報:“陛下,慕容德、鮮於亮領騎兵一萬,自陰山之北出蠮螉寨,來勢兇猛,擊破我軍段羆部,威脅薊城,慕容恪親率五萬大軍出徒河,攻無終,鹿勃早將軍不敵,退守樂安。”

李躍一愣,自己都沒出手,慕容恪先來了,看他的架勢,應該準備的比自己還早一些,連防守都不防守了,準備放手一搏?

“慕容恪命不久矣,殊死一戰,想為燕國多爭取幾年國祚!”

如果他的病還有挽回的機會,就絕不會主動進攻。

此人可嘆又可悲,一輩子都在為燕國奮鬥,到這種地步,不惜以命相搏。

很難想象這個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年代,還能有人如慕容恪一般,要知道慕慕容家的老傳統就是兄弟鬩墻。

換做別人,肯定要先為子孫鋪路。

畢竟有司馬懿範例在前,他不篡位,卻為他的兒子豁出去一張老臉,鋪平了道路……

崔宏道:“既然如此,陛下何不固守不出,以拖待變?”

“固守不出,豈不令天下人以為我大梁懼他燕國?這一戰必須速戰速決,慕容恪這是來拼命的,別忘了苻堅還在西邊窺伺,傳令諸軍,立即起兵,隨朕去迎戰慕容恪!”

兩支人馬,一出動就擊敗了段羆,擊退了鹿勃早,來勢何其兇猛?

李躍已經嗅到了慕容恪的決心!

薊城曾為燕國都城,慕容恪深知此城之虛實,以及幽州山川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