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九章 封賞

整編江南各軍倒也簡單。

李躍一道詔令下去,願意退役之人多如牛毛。

平定江寧廣交四州後,李儉就地分田,降軍們拿到田地,更沒有從軍的心思。

連北府軍都退役了四成,荊州軍去了七成,其他的義從、部曲、州郡兵分到田地後更是一哄而散。

不過願意留下的,都是以征戰為生之人,喜歡殺人放火,戰力上反而有所加強。

兩萬七千南軍正式加入梁軍序列,其家眷遷入洛陽,由兵部安置田宅,同時安插進大量鴻臚吏,對士卒進行思想宣傳,使其徹底轉變為梁軍。

其中有精銳水軍七千五百人,有大量富有水戰經驗的老卒和軍官,適應南方的叢林濕熱氣候。

大梁朝廷麾下三支大軍,十一萬北軍,兩萬七千南軍,三萬四千海軍。

北軍負責漠北、西域、遼東的敵人。

海軍負責東海,以及向大海更深處探索。

南軍負責整個南方,以及未來對南洋地區的開拓。

三軍都是天子親軍,屬於國家常備兵力。

南軍和海軍各三萬人馬,顯然無法滿足需要,不過現在只是打下一個基礎,以後慢慢擴充至五萬規模。

最主要還是目前的錢糧跟不上。

吞並江南後,疆域陡然擴大,還未完全消化。

就在這個時候,李儉上表,請求丈量江東土地,清查人口。

李躍一時有些猶豫,幾個月前還向吳會豪強承諾過,不動他們的既得利益。

才三四個月,就要變臉,有些言而無信。

不是怕他們起兵造反,而是背信棄義容易,想要建立卻難。

但如果不丈量土地清查人口,就收不上來稅賦,打下這麽大的疆域也就沒有意義。

“太子這次算是給朕出了個難題。”

方向沒問題,卻有些操之過急了,李儉倒是學到了王猛的雷厲風行。

“此事易爾,將吳會單獨列出,設為郡國,朝廷委任內相,每年上繳一定的賦稅即可。”王猛很快就有了主意。

李躍卻是一陣錯愕,當年王猛沒入中樞時,行事極其剛猛,對付士族豪強毫不留情,如今也懂得圓滑了。

“如此一來,吳會豈非成了國中之國?”

“不然,大梁分田給百姓,已經在瓦解豪強基礎,沒有人丁,自會一代代衰弱,臣觀江東豪強,皆守土之犬爾,無有大志,可徐徐圖之。”

他這麽說也對,只要不觸犯他們的利益,非但不會排斥大梁,反而是一股不小的助力。

司馬睿和王導南下建立東晉,江東豪強卯足了勁,替司馬家平定四方叛亂。

北方士族崛起,會威脅皇權,吳會豪強卻沒這個心思,而且鞭長莫及。

“治大國若烹小鮮,不能一刀切,景略之言是也。”李躍還指望吳會豪強將來一起攻打林邑,開拓南洋。

即便要翻臉,也是以後,眼下江東剛剛平定,不宜再亂。

劉邦擊敗項羽,也是郡國、郡縣並行,以緩和天下。

任何事都有一個過程。

商議的差不多了,遂傳令李儉單獨將會稽、吳興、義興三郡分出,設為會稽國,以桓豁為會稽內相,算是稍微監督一下。

幾天後,江東諸將入洛陽受封。

謝玄、桓秘、桓沖、桓石虔、竺瑤、檀玄、毛安之、毛虎生、朱序、朱綽、周楚等等。

望著濟濟一堂的江南將吏,李躍頓時有種猛將如雲之感。

“漢末紛亂至今,歸於大梁,此為天意,亦是諸位之功。”李躍一上來就給眾人扣上一頂大帽子。

“我等助司馬氏竊據江東,陛下不計前嫌,恩寵有加,臣等甚是慚愧。”最年長的桓沖拱手道。

濡須人馬在他的授意下,方才全部投降。

“哈哈哈,過去的都過去了,以後皆為大梁臣子,砥礪前行,復興華夏!”

“領命!”

眾人神色一肅。

李躍開始封賞,桓沖為中書左仆射,加散騎常侍,左車騎將軍,舒侯。

謝玄右車騎將軍,永安侯。

周楚左驃騎將軍,安城侯。

竺瑤右驃騎將軍,射陽侯。

桓秘門下侍郎,散騎常使侍,醴陵侯,加金紫光祿大夫。

別看都是車騎、驃騎,其實屬於榮封,並無多少實權,只要安定江南人心。

桓沖在江東極得人心,上馬治軍,下馬治民,是桓氏的核心人物,也是桓溫的左膀右臂,無論怎麽榮封都不為過,而且此人的確有才幹,在濡須憑借三萬人馬,擋住了李儉、鄧遐、梁嘯十幾萬大軍的圍攻。

謝玄更不用多言,未來的將星。

至於桓石虔、檀玄、毛安之、毛虎生、朱序、朱綽等人,皆封名號將軍,鄉侯。

其中最可惜的是朱序,對桓溫死心塌地,薛強攻打劍閣,此人殊死抵抗,若不是周楚歸正,薛強想要攻入蜀中,要花更大的代價。